關鍵字:家庭
-
2025國際罕見疾病日! 友善罕病照護網守護罕見旅程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6954歐洲罕見疾病組織(EURORDIS)在2008年發起,每年2月的最後一天為國際罕見疾病日,以2月獨特的月份天數,象徵罕見疾病極為稀少的含意,呼籲各界共同發聲重視罕見疾病。今年更以「More Than You Can Imagine」(超乎你的想像)為主題,強調罕見疾病面臨的巨大挑戰,期望為罕見疾病患者爭取平等的社會機會、醫療照護以及獲得診斷和治療。 -
今年首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 北部未滿1月大嬰兒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796疾病管制署今(27)日公布國內今(2025)年首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北部出生未滿1個月新生兒,2月16日因有輕度呼吸急促及活動力降低情形,收住新生兒病房,2月19日出現發燒、呼吸困難及發紺症狀,於2月20日轉入新生兒加護病房,2月23日因多重器官衰竭及新生兒敗血症死亡;經檢驗審查確認為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 -
工程師從馬桶跌下青蛙趴地! 確診SMA治療1年超勵志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7329現年55歲王程麒是1名認真努力的工程師,曾經負責政府大型專案,且申請到上億元研發經費,雖在3歲前呈現步態不穩容易跌倒,運動功能較同儕落後的情形,直到41歲才確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歷經從馬桶跌下來,手腳無力,維持青蛙趴地姿勢長達1小時的窘境,也曾在9年內發生6次重大跌倒骨折,左大腿、左小腿、左肩膀與右腳踝都摔斷過,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
科林擴大公益計畫 「聽力巡航、守護失智」幫助13縣市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6886聽力損失恐加重高齡化失智問題!根據研究,聽力損失是引發失智症的重要原因之一,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隨人口老化速度加快,聽力健康不僅影響生活品質,更與失智症風險息息相關,而早期檢測與預防能有效降低失智風險。 -
和家中青少年一起聽音樂 孩子成年後親子關係會更緊密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207在家中或是旅遊車途中聽音樂時,你和孩子習慣各自戴著耳機獨享,還是會播放出來彼此分享呢?從現在起,拿下耳機一起共享吧!根據2018年5月發表於《家庭溝通期刊》的研究指出,孩童時期,尤其是青少年時期,曾與父母一起欣賞音樂的孩子,在成年後普遍與父母的關係更好。 -
10秒診斷神經退化疾病!AI步態分析 醫療領域3大潛力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7622只需走上幾步路,透過AI(人工智慧)協助,在10秒內分析步態,精準判斷是否罹患失智症、巴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疾病。台北榮總、資策會、陽明交通大學腦科技計畫團隊共同研發「無標記動作捕捉系統」,成效顯著,將成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診斷與治療的重要工具。 -
春天常見感冒、腸胃問題多! 中醫師教你3招簡易養生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7153《黃帝內經》提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即認為春天來臨時,萬物俱發,整個自然界陽氣上升,萬物生長欣欣向榮,此時氣温不穩亦容易下雨,植物萌發新芽生長,人體接受外在自然界的能量,整個內分泌系統和生殖系統也隨之上升,再加上工作壓力和家庭的問題,容易發生各式各樣等症狀。 -
超高齡社會來臨! 日常掌握「防跌3步」護銀髮族安全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344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者跌倒問題更顯重要,不僅導致骨折、行動受限,更可能引發長期失能或死亡。為有效預防長者跌倒,國民健康署呼籲可透過「長者量六力」LINE官方帳號,每半年進行1次認知、行動等6大面向功能評估,並透過「防跌3步驟」及早發現跌倒風險有效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