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家醫科
-
過動兒遇上怪咖醫師 紀錄片呈現如何《讓孩子做自己》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564前在診所執業的家醫科李佳燕醫師的診所下午都不看診,她會把時間留給憂心忡忡帶著孩子來求助的家庭,花整個下午的時間與孩子對話、聆聽和陪伴他們。在她眼中,這些孩子都是珍貴而獨特的生命,她不理解為什麼這些孩子會是學校老師或精神科醫師口中有「病」,需要用藥物來治療的「過動兒」? -
戴資穎為TANITA新機站台 維持體態肌肉「質」不重量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095戴資穎表示,過往在需要量測許多精細身體組成數據時可能會需要非常專業的大型量測工具,但家用型體組成計即能滿足她的日常需求,每天測量已經變成習慣,而且還可將數據即時上傳到APP上,天天督促著自己,才能維持最佳狀態來面對各項比賽的挑戰。 -
周玉蔻疑耍特權到宅PCR違法? 陳時中:未違反醫師法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803資深媒體人周玉蔻自爆,有萬芳醫院的醫師前往住處做快篩,引發特權質疑。被問及這是否違法,指揮官陳時中僅稱「要請法制組研究。」 -
銀髮族群適合登高山嗎? 做好「2件事」可免遺憾發生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40登山是很好的休閒活動,但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彰化漢銘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王律凱特別強調,有心臟病、心律不整、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患者,都不適合登高山,此外,需長期用藥控制的癲癇患者,也應避免。 -
春天溫差大慎防腦中風危機 醫師提醒4類高危族群注意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52為何溫差大與腦中風的發生率相關?侯盈仲醫師解釋,因氣溫變化會誘發血管收縮,使得血壓高低起伏,當血壓急劇變動,可能讓硬化的血管斑塊剝落;若腦血管原就狹窄或曾發生腦中風的病人,易因血管收縮造成腦部血管阻塞或破裂。 -
預防肝癌!自3月1日起 7千多家特約院所提供肝炎篩檢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2台灣肝炎患者約2、3百萬人,一直以來,肝病被喻為國病,肝炎感染者眾多,國健署表示,為了提高肝炎患者治療意願,從111年3月1日起,全國7千多家提供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特約醫療院所除了提供肝炎篩檢服務,還可處方C型肝炎口服新藥。 -
體重莫名下降、右上腹疼痛超過1個月 小心膽道癌上身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83前環保署長李應元因壺腹癌離世、香港資深藝人沈殿霞罹患膽管癌病逝,這些都屬於膽道癌。醫師提醒,膽道系統分布在肝臟內,早期罹癌,幾乎無症狀,如出現不適,大都到了晚期,提醒體重莫名下降、右上腹疼痛超過1個月,應積極就醫。 -
「吃銀杏、防失智」真的嗎? 銀杏葉和銀杏不同別吃錯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48恆春邱外科診所家醫科醫師邱楠達表示,許多民眾在出現健忘現象時,容易誤以為自己罹患了失智症而前來求診,事實上,因老化引起的記憶力衰退並不等於失智。老化與失智的差別是,老化忘記的事情能仰賴他人提醒而想起,而失智除了健忘,無病識感,到後期更是會完全忘記自己說過、做過的事,甚至找不到回家的路,情緒變得憂鬱或暴躁也時有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