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容易喘
-
體外心臟震波按摩助緩和 心絞痛可望擺脫侵入治療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670在國人10大死因排行榜中,癌症穩居第1,第2名則是心血管疾病。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指出,一旦冠狀動脈血管堵塞,就會引發心臟缺血及缺氧,嚴重時會引起心肌梗塞、心律不整,甚至心臟停止跳動、死亡。隨著人口老化,慢性三高疾病盛行率居高不下,這也讓心血管疾病重症患者越來越多,據統計,國內每年約有7萬多人因心臟衰竭而就醫住院,心肌梗塞即為致病原因之一。 -
超音波對比劑助顯影 不再延誤診斷心室內血栓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809新光醫療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子林指出,心臟就像人體的馬達,要有力收縮才可以把血液打到全身,一旦心臟衰竭,無法供應足夠的血液給全身,就容易致喘,因為重大器官缺血,以致於整個人無力、極度虛弱、身體水腫、耐受力變低。 -
高血壓用藥仍起伏不定 導管治療有助穩壓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764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台大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台灣20歲以上成年人當中,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國內目前有近500萬名高血壓患者,卻有3分之1不知道自己血壓偏高,即使得知罹病,能妥善控制的患者比例僅3至5成。 -
如何遠離「疲球心」? 醫:從運動及飲食做起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790楊先生多年前確診為末期心臟衰竭,只要稍微一動就開始喘,生活起居難以自理,所幸家人支持,並幸運地等到心臟移植,才終於拿回人生自主權。醫師指出,治療心臟衰竭藥物進步許多,患者務必規律用藥、定期回診,避免吃太鹹的食物,並做好體重管理。 -
氣血虧虛難「做人」 中醫改善「冷底」助好孕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8台灣不孕症盛行率高,每7對夫妻就有一對想生卻生不出來,中醫師臨床觀察,氣血虧虛者容易不孕,如果經常臉色蒼白,動一下就容易喘,體力很差,就應該先調養身體,不要讓「冷底」妨礙「做人」計畫。 -
龐貝氏症難確診 延誤治療恐引發呼吸衰竭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360就讀國中的小潔,常常喊背痛,不僅動作遲緩,走路也容易喘,連下床都必須依靠家人協助,求診後才得知罹患罕見的遺傳疾病「龐貝氏症」。龐貝氏症主要症狀為漸進性的肌肉無力及下背疼痛、呼吸短促等,由於症狀不一,大部分病童難以早期確診,為此,社團法人台灣龐貝氏症協會製作宣導短片,呼籲家長提高警覺。 -
夜夜打鼾呼聲高 上呼吸道重建睡得更健康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18年過不惑的陳先生是個白領上班族,長期夜晚嚴重打呼,白天精神不濟,黑眼圈嚴重,運動過程容易喘、呼吸不順暢,詳細檢查確診為呼吸中止症候群,曾先後動過3次軟顎鼻中膈微創手術、鼻腔黏膜調整術等仍無法改善打呼症狀。直到接受上呼吸道重建手術至今半年多,每晚能安穩入睡,腦部獲得充分休息、身體代謝功能大幅改善,體能 -
腳掌突然腫脹穿不下鞋子 小心致命靜脈血栓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584小心!腳掌突然腫脹、穿不下鞋子,別以為只是單純水腫,這可能是致命的靜脈血栓。75歲陳奶奶,原本身體還不錯,行動自如,但日前走路左腳脹痛、容易喘,就醫發現,左腳靜脈血管出現大量血栓,進而引發敗血症,險些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