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小兒內分泌科
-
女孩8歲前發育胸部、男孩9歲前出現體毛 當心為性早熟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801為人父母總是擔心孩子的成長發育是否落後,但若是長得太快、發育過早其實也同樣令人憂心。像是女孩提早發育胸部、甚至小學就有月經來潮;男孩小學五年級就長體毛或是聲音變得低沉等,都讓人不禁想問,這樣正常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鄭立涵提醒,如果女孩在8歲前出現胸部發育,男孩在9歲前出現體毛或變聲,都可能是「性早熟」的跡象,建議家長多加關注,並適時尋求專業醫療建議。 -
孩子長不高想看醫生轉大人 卻意外檢查出6公分腦腫瘤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69512歲的小明就是因腦瘤引起的身高矮小,他整整比同年級最矮的同學還矮7公分,加上身材瘦弱,轉介醫院檢查後,才發現腦部竟有6公分大的腫瘤,因腫瘤長在腦下垂體,導致他的生長激素缺乏,同時也壓迫到了視神經,造成視力缺損。 -
失眠又暴躁以為青春期壓力大 竟是這病導致甲狀腺亢進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241葛瑞夫茲病(Graves’disease)是種自體免疫疾病,兒童比成人較為少見,不過仍然是兒童時期甲狀腺亢進最常見的病因,較常發生在國中年紀左右的女孩子。由於自身免疫系統產生攻擊甲狀腺的抗體,部分抗體連接到甲促素(TSH)的感受器,刺激了甲狀腺,使得甲狀腺過度活化,產生過多的甲狀腺素。 -
小六男童腋下深咖啡色紋路總是洗不掉 竟是糖尿病上身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38「我的孩子才小學,怎麼可能得糖尿病?」這句話是許多父母第一時間的反應。然而,根據美國近年的大型研究指出,兒童和青少年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發生率逐年上升,主要原因就是兒童過重和肥胖的比例不斷增加。以台灣2015年的數據顯示,國小和國中生的過重及肥胖的比例約3成,承受不少三高與糖尿病風險。 -
兒童佝僂症影響孩子發育 醫師揪岀5大問題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010小志(化名)因為動作發展遲緩,以至於到了1歲半仍無法站立,雙腳甚至出現O型腿,而被帶往門診就醫。雖前往多處醫療院所求診,但無論是骨科、兒童復健科、甚至兒童神經科醫師都找不出確切原因,因此轉介至兒童內分泌科檢查。 -
5歲女童在校遭襲胸 性早熟讓她拒學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747就醫時,醫師懷疑妹妹性早熟,經成長發育評估及骨齡、荷爾蒙檢測、腹部、腦部影像學等檢查,發現個案第二性徵及身高發育快速,確認罹患「特發性性早熟」。 -
飲食控制加運動還是胖 有可能是甲狀腺出問題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820歲陳先生每餐都嚴格控制熱量攝取,規律運動,體重卻無法控制在理想範圍內,而且常感覺疲倦,沒有精神。10歲王小弟兩年來體重狂飆10公斤,即使增加運動,進行嚴格飲食控制,還是瘦不下來,上課注意力也無法集中,常常打瞌睡。 -
小孩也有三高?!飲食、運動、睡眠掌握成關鍵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225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遺傳諮詢師陳素珍表示,除了先天基因影響孩童身高發展外,環境因素例如:飲食、運動及睡眠及身體健康狀況也左右孩子日後身高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