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小兒科醫師
-
台灣寶寶溢吐奶問題多 七成五腸胃不適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227嬰幼兒營養是這次學會討論的重要議題之一,台灣小兒消化醫學會倪衍玄理事長表示,國內每4個寶寶就有3個曾出現因餵奶造成的溢吐奶、脹氣等腸胃不耐受現象,尤其又以發生在1歲以下嬰兒最常見。 -
過敏兒睡不好 精神不易集中恐成過動兒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193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張詠森表示,包括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和氣喘都屬於「文明病」,發生率是越來越高。尤其是住在都市裡的孩子盛行率逐年增加。
-
小兒血便莫輕忽 梅克爾憩室恐導致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458施俊偉醫師說明,梅克爾憩室為最常見的小腸先天性畸形,約佔人口的2%,主要是由於胚胎發育時期卵黃管的不完全閉合造成。一般發生在迴腸距離迴盲瓣45至60公分的位置,含有異位的胃黏膜(50%)或胰臟黏膜(5%)在憩室內。由於異位的胃粘膜會分泌胃酸,所以容易引起憩室潰瘍和出血。
-
母乳宅急便 愛心ㄋㄟ ㄋㄟ即時送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71北市聯醫陽明院區小兒科醫師胡逸然表示,直接餵食母乳的過程,可以滿足嬰兒對溫飽、安全及愛撫的需求,讓嬰兒情緒較為安定,如此除了可增進母子關係外,孩子在以後的成長也會比較獨立,容易適應社會。同時,哺乳媽媽產後子宮及身材恢復較快,日後得卵巢癌及乳癌的機會也較少。 -
近8成嬰兒睡不夠 恐影響腦發育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3醫學研究指出,寶寶出生前六個月是腦部發展關鍵期,除了需要充分營養,更需要充足睡眠,但根據一份新公佈「ZQ寶寶睡眠白皮書」調查報告指出,國內0至6六個月以內的初生兒平均睡14.5小時,76.9%睡不滿18小時。一歲以下寶寶較難一覺到天明,平均夜間醒來1.8次,醒來2次以上的比例高達60.9%,多為習慣側睡,及跟父母同睡的寶寶。 -
孩子燒不停 該不該退燒?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3發燒的確是令許多為人父母最頭痛的問題,許多關於退燒的說法,也讓家長們相當迷思,像是有人主張,發燒不要馬上退燒,應該要讓體內的身體免疫系統大軍去和病毒對抗,當身體免疫系統大軍打贏了,孩子的免疫力就會增加;而另一派說法則是,發燒要趕緊退燒,不燃燒壞了腦子可怎麼辦才好。 -
清楚腸病毒症狀 掌握黃金治療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229國泰醫院小兒科醫師陳慧如說,病情如此戲劇性的變化,常發生在小兒科門診,孩童一旦感染病毒,就容易產生併發症,因此家長要隨時注意孩子身體的變化。 尤其在腸病毒的流行期,家長一定要觀察孩子是否出現疾病的徵兆。腸病毒的潛伏期約1至4天,有些感染者沒有症狀,有些則出現發燒等類似感冒的症狀,或是出現疱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病毒性腦膜炎、心肌炎等。 -
別輕忽! 腸病毒恐爆大流行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49一般來說,腸病毒的疫情開始升溫通常在氣候轉溫暖的三、四月,五、六月達到最高峰,入冬氣溫變冷後病例急速下降。但今年的情況相當反常,國泰醫院小兒科醫師陳慧如門診中觀察,整體而言,這個冬天的腸病毒病例大約比往年多了一、兩成。至於重症病例,根據疫情監測資料顯示,從去年流行季開始至二月中,共累計58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與二○○五年、二○○八年大流行前的冬天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