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小細胞肺癌
-
肺癌不可逆標靶藥物 針對EGFR突變患者療效佳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30這項不可逆標靶藥物目前以新藥查驗登記為目標,進行第三期臨床研究分別為: LUX-Lung 3 及 LUX-Lung 6,其中全球臨床研究LUX-Lung 3部分,由台大醫院醫學研究部主任楊志新教授擔任研究總主持人。 -
最新標靶藥物-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治療新契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3台北榮總胸腔腫瘤科主任蔡俊明醫師表示,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可進行手術治療,但約三分之二患者發現時已為晚期,如想採用標靶治療,病患需先進行基因檢測是否有特定的致癌基因存在,才能預測標靶藥物是否能發揮治療成效。 -
專題》陶大偉肺癌病逝 面對肺癌應及早治療
癌症新知 / 肺癌3646普遍來說,肺癌治療方式包含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等,有可能是單一的療法,亦或為混合的治療方式,這些都需視癌症的類別與期別決定。在患者心肺功能容許下,早期肺癌患者都適合以手術治療,並因手術技術進步,與術前、術後評估和計劃詳盡,使得術後的併發症和死亡率都能降到最低,5年存活率也提升到約35%。
-
早期肺癌術後化療 延長存活期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46癌症已成為國人10大死因之首,而肺癌更是10大癌症中的榜首。台北肺癌學會理事長、台北榮總胸腔部顧問彭瑞鵬表示,每年大約有8219人因為肺癌而死,約占癌症死亡率的20%,比例相當高。分析肺癌的死亡率之所以會如此高,應該是與肺癌發現為時已晚有關。
-
腫瘤幹細胞新發現 肺癌治療現生機
癌症新知 / 肺癌2090研究團隊建立一個全新的肺癌老鼠模式,藉由分子轉換機制,控制KrasG12D突變基因表現,進而控制肺癌的形成與後續癌化的過程。此模式可早期鑑定出的「非小細胞肺癌」的腫瘤原始細胞,將對肺癌早期診斷及治療,提供新的思考方向。研究團隊以透過餵食抗生素的方式,活化轉殖基因鼠KrasG12D蛋白,就可獲得帶有肺癌腫瘤的老鼠,並進一步分析腫瘤細胞。研究人員進一步使用特殊儀器與技術,分離並且高度純化兩種特殊的肺部細胞,分別為「氣管克拉拉細胞」以及「肺泡第二型細胞」。
-
癌症化療不放棄 為你的人生〝打分數〞
癌症新知 / 肺癌971林偉群醫師進一步說明,化學治療是現行肺癌治療上不可或缺的要角,不只可與手術合併使用,以降低癌症復發的危險性,對於晚期無法手術的肺癌患者,由於腫瘤較大或癌細胞已轉移至其他器官,通常較建議使用化學治療抑制癌細胞增生,但治療之前,醫師會先評估病患的體能狀況、臨床分期、肺癌細胞的病理類型及是否具有基因突變等因素,而給予不同的治療建議,臨床上較常使用「生活品質評估」幫病患打分數,判斷病患的行為能力狀況,以決定病患是否適合接受化學治療。 -
視力模糊眼茫茫 小心是肺癌前兆
癌症新知 / 肺癌4101張媽媽到醫院後在醫院義工協助下,掛進神經科,腦部電腦斷層掃描發現兩個一公分大小的腫瘤,醫師建議張媽媽住院,但在住院的例行胸部X光檢查後卻發現肺部也有異常陰影,一系列檢查與切片後,這才發現張媽媽罹患晚期肺癌,並已出現癌細胞轉移的現象,經由胸腔科醫師解說後,張媽媽及家屬才了解這三個月,視力模糊及身體所發出的不適感,是由於肺癌所引起的症狀。 -
20歲開始抽菸 40歲恐罹癌
癌症新知 / 肺癌2521所幸抽菸已長達近二十年之久的他,為了家庭、為了女兒,決定收拾悲傷心情並戒除菸癮,積極配合醫囑、面對疾病,由於肺癌晚期,且癌細胞已轉移,已經不適合開刀治療,醫師建議選擇適合的化療方式,可抑制體內的癌細胞增長,至今接受兩年化療,目前已有效控制腫瘤,也因此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