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小腸
-
不只腦會中風!這3部位也常發生 醫:把握復健黃金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883中風主要就是血管阻塞,大家都知道,通往腦部的血管或腦部血管阻塞,就會發生缺血性腦中風。如果以這個概念來看,身體各部位的血管塞住了,也會造成各部位或是器官的中風,那麼身體的哪些部位或器官,比較容易發生血管阻塞呢? -
減肥復胖飢餓感惹禍 縮胃曠腸調節腸胃荷爾蒙終結肥胖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967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黃致錕院長表示,BMI超過32.5就屬於病態肥胖,一般減重方式效果有限,如有肥胖併發症危險因子,建議接受可同時調整飢餓素及飽足荷爾蒙的減重手術,才能有效降低日後復胖的機率。 -
主婦焦慮疫情!吃飽就狂跑廁所 醫師:大腸激躁症引起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743本土Omicron疫情升溫,兒童染疫衍發重症個案增加,許多家長憂心忡忡。近日,醫院內有出現緊張情緒的媽媽,因疫情很不安,常常腹痛,每天都要上廁所好幾次,就醫後才發現是大腸激躁症。 -
維生素D不足染疫機率高? 醫揭「3族群」要適量補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89新冠肺炎(COVID-19)的大流行至今仍見不到曙光,每日的確診人數越來越高,到底有沒有營養素能夠提高免疫力,降低染上新冠肺炎的機率?就算不幸染上了,怎麼做可以降低嚴重度?在眾多營養素當中,許多專家認為維生素 D(Vitamin D)最有潛力。 維生素D是什麼?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表示,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是人體唯一可透過曬太陽產生的營養素,當肌膚接觸到特定波長的紫外線 -
小心毛小孩腸道感染「絛蟲」作怪 磨屁股、軟便是警訊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3672如果你打算養狗狗貓貓,成為毛小孩的新手爸媽;除了準備適量的食物,你需要寵物疾病的知識來幫毛小孩預防各類疾病。如果你的犬貓經常磨蹭屁股,或是糞便中出現如米粒般的小點,就要格外小心:牠感染寄生蟲了。為了讓各位新手貓奴或狗爸媽照顧狗貓能更上手,《NOW健康》邀請獸醫師分享有關寄生蟲的相關知識。 -
賽車教父廖老大自曝錯誤減重黑歷史 靠胃切手術瘦下來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4510台灣賽車教父廖老大(廖志賢)日前曾在直播提及自己過去體重飆破100公斤,同時患有高血壓和早期糖尿病,為了健康而減重,以激烈的節食手段或吃市售減肥藥,卻都以復胖告終,最終靠袖狀胃切除手術減重成功。
-
睫狀肌拉「緊」報! 專家示警:眼疾恐接連提早來報到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9544要想保護眼睛,就必須先降低睫狀肌、水晶體、黃斑部的工作量,王孟祺醫師提醒,可以先從調整用眼習慣開始,即使上班族再忙,都應該每半小時撥空去上個洗手間、倒杯水休息;外食族可挑選少油、少鹽、蔬菜量豐富的輕食便當,透過多種顏色的蔬果補充花青素,幫助清除自由基,減輕對水晶體與視網膜的傷害。 -
膀胱癌患者摘膀胱以免癌細胞殘存 微創手術小腸變膀胱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884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醫師游智欽醫師解釋,侵犯性膀胱癌代表至少是第2期的癌症,極少部分病人適合部分切除,主要還是以根除手術為主。除了根除手術,侵犯性膀胱癌在較早期或是身體狀況極差的病人也可以選擇電療加化療治療,但此類病患仍有3分1會因癌細胞控制不佳擴散,最後還是需要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