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小腿
-
遶境活動3階段小錦囊 快走訓練助提升心肺功能和肌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217每年宗教進香或遶境活動,總吸引許多信眾參與,但長時間步行且速度快可能會對身體造成負擔。一天步行5至8小時甚至更久,不僅考驗耐力,也容易產生疲勞性傷害。醫師提醒,長時間步行可能造成健康危害,繞境前應先評估體力,也可加強訓練肌耐力幫助順利完成遶境活動。 -
濕重節氣穀雨到!黃耆、陳皮聯手 利水消腫、調理脾胃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230「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俗諺有云:「清明斷雪,穀雨斷霜。」穀雨的到來象徵著告別春寒料峭的天氣,氣溫逐步升高,伴隨著雨水的增加,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然而,隨著大氣的濕度及溫度兩相提升,濕邪及熱邪也將交織作亂,若是未能及時遏止,將使病情蔓延至炎炎夏季,因此仍須加以防範。 -
別讓腳踝扭傷影響行動! 選對護具加速康復重拾行動力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7236腳踝扭傷是常見的運動傷害,有時走路時拐到腳,也可能造成腳踝受傷,復健科醫師林宗慶提醒,受傷後,應先冰敷、抬高小腿,並多休息,若狀況並未改善,就應就醫,接受檢查,由醫師評估是否需要外科手術或使用足踝護具,避免2次傷害。 -
術前注射止痛劑阻斷痠痛訊號 斷開疼痛記憶降術後痛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0831名年逾7旬的長者腰腿痠痛、腳麻長達10年之久,痛到坐立難安、如廁卡關,就醫檢查後發現是腰椎滑脫壓迫神經導致劇痛,需要進行手術治療。考量到長期疼痛會在患者大腦留下記憶,影響復原進度,醫療團隊為其打造「個人化多模式微創腰椎痠痛控制策略」,術前先注射止痛劑斷開疼痛記憶,再執行精準的微創手術,患者術後翌日即能自行下床行走,3個月後行動能力恢復如常,開心重拾含飴弄孫之樂。 -
研究:久坐坐出心臟病! 坐著看電視比坐著辦公更糟糕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06自然期刊旗下的《自然通訊期刊》,刊登了1篇使用英國生物樣本庫,針對42萬多名平均年齡在40至69歲的歐洲人展開大數據分析。這個年齡層正是看電視時間較長的族群,他們平均每天看電視的基本時間為2.8小時,在平均 6.3年的隨訪期間,約有近1.3萬人新出現心臟病的情形。 -
每年2萬人被狗咬傷! 預防破傷風與狂犬病該這樣處理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647健保就醫資料顯示,每年至少2萬人被狗咬傷,平均100萬名急診個案就有900多人遭狗咬傷,其中600多人因此住院,換算下來,每天近60人就醫,每年醫療花費逾3000萬元。為此,健保署提醒,被動物咬傷後,應立即以肥皂及清水清洗傷口,再以優碘消毒。 -
清明時節易受外邪侵襲 中醫師推薦2食補、3穴位健脾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009清明節為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亦是一年當中的第5個節氣「清明」,此時,春意盎然,萬物復甦,正是踏青賞春的好時節。據氣象預測顯示清明連假天氣變化大,尤其適逢清明時節氣候冷熱交替、乍暖還寒,陳柏太中醫師指出,此時節人體容易受到外邪侵襲,因此,如何順應節氣進行養生保健尤為關鍵。 -
春回大地細菌病毒活躍 節氣養生不怕流感、春困找上門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7087春雷一響迎驚蟄,病菌也跟萬物開始蠢蠢欲動!24節氣中的第3個節氣「驚蟄」,其名字來源於「驚」字,意思是萬物驚動,冬眠的動物和昆蟲在這個時候開始復甦,準備出來活動。春回大地,氣候逐漸回暖,冷暖空氣交替,也是各種細菌病毒的活躍時節,因此一不留意就容易感冒、打噴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