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局部復發
-
告別傳統影像盲區! PSMA精準揪出攝護腺癌復發病灶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651762歲江先生於10年前確診攝護腺癌,接受機器手臂輔助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術後「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指數明顯下降,但隨後數值卻逐漸上升,使用荷爾蒙去勢治療,仍無法穩定控制病情,指數愈來愈高,但卻找不到復發病灶。後來在台北榮總接受PSMA正子攝影之後,精準揪出病灶在骨盆腔內隱藏局部復發。 -
乳癌治療不再「操灰搭」! 乳癌SBRT療程減低副作用
癌症新知 / 乳癌8027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乳癌為我國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發病高峰集中在45至69歲間。每年約有逾萬名婦女確診,並有超過2,000人因病離世,相當於每日約31人確診、6人不幸病逝。面對高發病率與致死率,如何提升乳癌治療效果、減少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已成為當前醫療發展的重要目標。 -
北榮冷凍消融治癌逾6百例成果卓越 其中腎臟腫瘤占6成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7833台北榮總放射線部為便利癌症病人就醫,提供客制化腫瘤微創介入性治療服務,特別整合多專科團隊,成立「先進微創介入診療中心」,設置諮詢門診,並發表冷凍消融治癌逾600例傑出成果。 -
泌尿上皮癌容易復發! 術後免疫輔助治療降低復發風險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7764「醫師,我媽的腎臟功能剩下40分,接下來的輔助治療應該要如何進行?」陪著王女士回診的女兒問。70歲的王女士因為罹患上泌尿道上皮癌而接受手術,切除一側的腎臟與輸尿管。台中榮民總醫院泌尿外科李建儀醫師指出,由於泌尿上皮癌術後復發的風險較高,因此建議接受術後輔助治療,但是患者的腎臟功能卻讓家屬很擔心。 -
乳癌權威醫師談乳癌治療演進 術中放療可以提高完治率
癌症新知 / 乳癌12465乳癌治療的演進,從過去手術把整個乳房拿掉,進一步走向房保留手術,再到化學藥物的發展、標靶治療、再進步到免疫治療、細胞治療等新療法。而乳房治療手術在部分切除上,則需要搭配放射性治療,也就是在乳房部分切除部位進行放射性治療,這與過去整個切除乳房比起來,從過往30、40年的研究報告顯示,兩者的存活率、復發率是一樣的。 -
大腸直腸癌怕轉移惡化 術中放射線治療精準打擊癌細胞
癌症新知 / 腸癌12022依據衛生福利部109年癌症登記報告,國人10大癌症發生排行中,大腸癌已連續15年居冠!大腸直腸癌因初期症狀不明顯,所以很多人難以察覺,有些患者發現時常是中後期,癌症已轉移到其他部位,往往增加治療的難度。 -
晚期腸癌新希望!標靶合併化療縮小腫瘤 有利手術治療
癌症新知 / 腸癌81424根據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09年大腸直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6,829人,已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第1名,每年約有6,000多人死於大腸直腸癌。所幸,沒有發生RAS基因突變的患者,臨床上已有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可使用,有望縮小腫瘤、提升手術切除機會;就算無法手術,亦可延長存活期,為患者帶來長期疾病控制、甚至治癒的希望。 -
晚期甲狀腺癌恐腫瘤侵犯食道、氣管 醫師解析標靶作用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973甲狀腺癌是長得比較慢的癌症,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但隨著腫瘤慢慢變大之後,病人可能出現頸部腫塊、頸部疼痛,若影響到食道會出現吞嚥困難,而影響到喉返神經會出現聲音沙啞,或影響到氣管會造成呼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