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幫助他人
-
你的靈性健康嗎? 自我審視滿足生活意義感的5大面向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7564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普遍越來越重視身心靈各方面的健康,而靈性健康一詞也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靈性健康是什麼?它跟心理健康一樣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出版的靈性生活品質量表(WHOQOL-SRPB),靈性的範疇包含生活意義、信念、希望、感恩及內在平靜等。「生活過得有意義、有目標」就是靈性健康的一種展現。 -
春節連假放9天!陪伴失智長者過年出遊 6大原則愛注意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219失智者因認知功能 退化,對環境改變適應較為困難,可能出現情緒波動或行為混亂,甚至提高走失風險,為協助失智症家庭平安迎接佳節,農曆春節將至,9天連假為家人團聚帶來珍貴時光,台灣失智症協會提出6大春節安心叮嚀及友善呼籲,幫助家屬更從容地與失智者共享團圓時光。 -
台灣安進實踐ESG!同仁齊心公益踏善行 關懷弱勢兒少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693全球生技醫藥領導者「安進」致力於實踐ESG價值,積極參與公益慈善及社區關懷。台灣安進承襲總部願景,在總經理韋立格(Daniel Villegas)帶領下,與總部保持緊密聯繫,積極響應社會需求。安進基金會近期關注花蓮地震救援工作,捐款新臺幣250萬元,並啟動捐款配對計畫,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同仁都能為台灣災後重建盡心力。同時,台灣安進全體同仁更是身體力行實踐愛心,親手打造自行車捐贈兒少安置機構,助其身心均衡發展,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
放棄高薪工作成為無國界醫生 鄭巧鈺走出1條自己的路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4469鄭巧鈺在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會計系畢業後回台,在社會主流價值裡,她合情合理地進入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某一年,跨年加班夜,鄭巧鈺搭計程車被塞在台北市基隆路的車陣裡,她默默對自己說聲新年快樂。「那時候工作很忙碌,對自己的人生規劃卻很茫然,很想跳脫這種惡性循環。」小時候住在非洲一段時間,剛好看到非洲蘇丹衝突的新聞,她很想起身做些改變,決定去非洲當志工。 -
搶救腦中風謹記「臨微不亂」 專家:預防中風要這樣做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06腦中風不僅跟個人健康有關,其造成的失能也深深影響著個人與家庭的負擔。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於4月舉辦公益講座,特別邀請財團法人恩主公醫院腦血管介入科主任朱海瑞醫師,與民眾分享腦中風的治療與保健。 -
女性不分罩杯大小都需要運動內衣 「撐女孩」自信運動
兩性關係 / 女人幫2984撐女孩公益計畫透過推廣運動內衣,鼓勵少女們參與運動,避免因為乳房造成的不適,降低女孩們的運動意願,埋沒運動天賦;同時推廣身體衛教課程,讓世界各國的女孩了解並喜歡自己。日前「立法院女子運動外交促進會」發起人林靜儀邀請長期鼓勵女性參與運動競技活動的社團法人台灣運動好事協會執行長劉柏君,以及「撐女孩」公益計畫發起人Kelly Lai出席記者會。而「撐女孩」的Kelly Lai一度因晃動的胸部而放棄運動;隨後她穿上運動內衣以後,重拾健康的身體與開闊的心靈,希望更多女孩能夠認識運動內衣,別埋沒新的體育女將。 -
行善不需要目的 隨手善舉具「傳染性」影響力超乎想像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080研究顯示,慷慨的行為具有傳染性,接受他人幫助、分享或捐贈者也會相對付出,將自己收到的善意向外傳遞。研究中也發現接受幫助的施者,在有機會幫助別人時,通常比較樂意,心情也會比較好,人在獲得別人幫助的時候,也會誘發善心去幫助別人,形成1個善行的循環。建議嘗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善舉的民眾,從「關心」周圍的人開始,家人、同事、同學、朋友或公益團體關注的議題。打從內心給予幫忙,像是幫助焦頭爛額的同事買杯咖啡、倒杯水、公益捐款…等,從關心的角度就不會有過多的期待,且量力而為,避免讓善舉變成另1種壓力或負擔。 -
自私的人不是沒有原因 研究:少睡1小時就不想幫助人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571睡飽能夠維持生理與心理的健康,而沒睡飽對身心影響甚鉅,這兩點大家都知道。然而有研究發現,睡不飽的人會變得「自私」!怎麼會這樣呢?國立成功大學心理系副教授林君昱表示,對一般人來說,這類研究在適當時機運用,將是可考慮的參考面向,例如在校園內辦義賣或募款,要避開期中或期末考週(學生熬夜念書)。另外,在近幾年陸續有幾篇研究舉出睡眠可能和「利社會」(prosocial)行為有關,但本論文算是以較嚴謹且多角度的檢驗,來提出證據支持此論點。然而也要提醒一般民眾,這是個有趣且可能未來有更重大意義的研究方向,但目前尚還不適過度的盡信以及延伸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