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平衡感
-
安眠藥治標不治本 建立正確睡眠習慣才是正解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479失眠的定義是指入睡困難、無法維持睡眠狀態、醒了無法再入睡,或是睡醒後感覺沒有睡飽,如一周內有3天出現以上狀況,且長達一個月以上,則稱為慢性失眠。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藥劑科藥師張佑如指出,選擇安眠藥作為失眠的對策時,應考量安眠藥的特性、失眠症狀類型、使用者年齡和身體狀況等。安眠藥依藥效長短可分短效、中效和長效。 -
老人重聽不治療 恐提高失智風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56重聽除了會導致生活上的不便以外,智力衰退更是不可忽視的後果。李宏信醫師解釋,由於重聽容易造成聽損者與他人溝通上的困難與誤解,一再要求他人重複同樣的字句,多半會讓聽損者──老人家覺得沒有面子,乾脆減少溝通,在大幅降低與他人接觸的情況下,智力也就間接衰退。根據臨床觀察,聽損程度越嚴重,智力衰退的幅度也就越大,因此老人家一旦有重聽的情況出現,務必立即就醫治療。
-
三大錯誤走路方式易跌倒 老年人應重新學走路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5082曾櫻枝整理三大容易跌倒的走路方式,包括「走路內八」、「腳跟未先著地」、「左右腳跟太靠近」,提醒有上述錯誤走路姿勢的老年人,應該接受訓練,重新學走路。 -
年長者罹患骨鬆肌少症 死亡風險增三成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603骨鬆肌少症常發生在年紀較長者,骨質疏鬆及肌肉衰弱。骨骼、肌肉、關節等組織,隨年齡增長,而自然老化,骨質變得越來越不緻密,且肌肉量與肌力減少,關節軟骨退化。 -
運動帶手機易分散注意力 增加運動傷害率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454美國俄亥俄州Hiram學院運動科學助理教授Michael Rebold表示,在運動時使用手機、與人說話或是發短訊,注意力都會被這些行為給分散掉,如此一來,可能會擾亂姿勢的穩定性,也會降低身體的平衡感。根據統計,打簡訊時會降低姿勢穩定性達45%,用手機講電話則會降低姿勢穩定性達19%,這些都可能會提高跌倒和肌肉骨骼損傷的風險。 -
善用助行器防跌倒 專家為你分析選項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590如何挑選助行器,且正確的使用,裡面有著學問,朱玉如指出,助行器屬於醫療器材,購買時,應遵守「醫材安心三步驟,一認、二看、三會用」。 -
名人跌倒事故頻傳 專家建議訓練肌耐力要趁早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199國健署統計,跌倒在65歲以上民眾事故傷害死亡原因中佔第2位,每10萬人就有24.61人跌倒身亡。65歲以上老人相較於其他年齡層,事故傷害死亡率偏高,過去一年有高達一成六老人家曾經跌倒,高達56.3%是在自己家裡跌倒。 -
骨密度T值小於負2.5 骨鬆悄悄來敲門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748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骨科主任陳崇桓表示,骨質疏鬆症是沒有症狀的疾病,即便有症狀也不太明顯,很多患者都是因髖部、脊椎、遠端橈骨或是近端肱骨等部位骨折,來醫院檢查後才發現有骨鬆。因為根據文獻記載,這四個部位的骨折與骨鬆的關聯性非常大,因此,只要是因這些部位骨折來就醫,通常都會發現患者有骨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