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年齡層
-
減重全靠飲食運動?蔡依林早睡作息成焦點 有科學根據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4682藝人蔡依林近日公開的作息時間表再次引發討論。她透露自己每晚9點半就寢的規律生活,多年來維持良好體態和旺盛精力。這個看似簡單的習慣,背後其實蘊含著深厚的科學根據。減重不僅需要控制飲食和規律運動,「早睡」這個常被忽略的因素,可能是決定減重成敗的關鍵要素。 -
楊柳來襲防疫3步驟! 裝備齊全、水煮沸及清除孳生源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4523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13)日表示,楊柳颱風來襲,帶來風雨影響家園環境,民眾清理家園時,請落實「裝備要齊全、飲食要注意、清除孳生源」防疫3步驟,如接觸汙水、汙泥,或因環境積水孳生病媒蚊,恐造成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腸道傳染病及登革熱、屈公病等傳染病疫情,請民眾務必做好防疫措施,遠離傳染病。 -
13至24歲梅毒感染連續4年上升 性病匿名快速篩檢啟動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14531疾管署為強化我國梅毒及淋病的臨床診療品質與防治效能,疾管署特別委託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由其邀集感染科、泌尿科、婦產科、家庭醫學科及皮膚科等醫學會及相關領域專家,依據最新國際性傳染病治療指引及本土流行病學與臨床實務經驗,共同編製《台灣成人梅毒及淋病臨床診斷、治療暨預防指引》。 -
豪雨不斷!類鼻疽、登革熱升溫 廣東省屈公病疫情嚴峻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590南部豪雨不斷,汙水、汙泥或環境積水,導致病媒蚊孳生,疾管署表示,上周新增3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均為丹娜絲颱風後發病,高雄市2例及台中市1例,介於50多歲至60多歲,均有汙水、汙泥接觸史。暴雨過後帶來的污水,也提高鉤端螺旋體病、登革熱等傳染風險,今年截至8月4日,累計19例鉤端螺旋體病本土病例,低於近5年同期,其中4例於丹娜絲颱風後發病,台中市3例、花蓮縣1例,介於4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12至22日。 -
長期疲累又查不出病因? 當心「慢性疲勞症候群」上身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7797你是不是經常覺得疲倦不堪、睡再多也沒用?小心這可能不是單純的累,而是「慢性疲勞症候群(CFS)」在作怪。醫界對「慢性疲勞症候群」的診斷標準相當嚴謹。根據定義,必須出現至少6個月以上無法解釋的極度疲勞感,而且無法靠休息緩解,還必須排除其他可能導致疲勞的疾病(如肝炎、甲狀腺功能異常等),才能確診。 -
丹娜絲過後上週高雄新增6例類鼻疽本土病例 其中2人亡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802丹娜絲颱風過境南部地區,疫調顯示,上週6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均居住於高雄市,其中2人死於類鼻疽併發肺炎及敗血症,另4例仍在住院治療中。丹娜絲颱風過境帶來大量降雨及驚人風力,羅一鈞提醒,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及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透過接觸傳播、吸入性感染等管道,以致颱風後1個月內確診個案明顯增加。由於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感染後重症機率較高,提醒上述高風險族群,如有發燒、咳嗽等症狀應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 -
研究:75歲以上高齡駕駛 致「脆弱用路人」死亡率最高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7841113年高齡駕駛肇事件數創下近5年新高,近6萬件,北醫大公共衛生學院傷害防治學研究所發布最新調查結果,75歲以上高齡駕駛造成「脆弱用路人」死亡率之高,位居各年齡層之冠,為41至64歲族群的2.44倍,駕駛年齡愈高,行人死亡創傷風險也愈高。 -
腸病毒新生兒重症風險持續 梅毒疫情較去年同期升6%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570上週(6月29日至7月5日)門急診就診計6772人次,與前1週(6877人次)相當,無新增腸病毒重症、死亡病例,但今年累計9例腸病毒重症,為6年同期最高,造成6死,均為新生兒,其中5名寶寶死於伊科病毒11型重症。為此,疾管署呼籲,授乳母親若疑似感染腸病毒,請考慮暫緩哺餵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