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年齡層
-
國內腸病毒、流感發威 疾管署:疫情皆創同期10年高點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479國內腸病毒、流感疫情不斷升溫,病例數雙雙創同期10年高點,疾病管制署今(3)日表示,預估腸病毒會在12月中旬達到高峰,單周就診人次恐達3萬人,疫情將持續到學童放寒假、1月中下旬才可能脫離流行期。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也透露,今年腸病毒疫情冬天高峰比夏天還高,且個案數是過去10年來最高的1年,所幸目前重症數不多,為了防止感染,民眾一定要注意使用肥皂勤洗手。 -
講座報名/腦中風有跡可循? 醫師強調早期預防是關鍵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894為了提升大眾對腦中風的認識與防治,北醫神經科主治醫師蔡睿蘋將於12月21日(六)下午,應財團法人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及財團法人武聖關公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之邀,帶來專題講座,深入解析「腦中風的預防與治療」。 -
中醫美顏針結合醫美新趨勢 加速消腫、維持顏值不崩壞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612愛美是人的天性,不分年齡性別,誰都希望擁有年輕緊緻的肌膚。多數人對於臉部冒出細紋、肌膚開始鬆垂下垮都不樂見。近年抗老意識抬頭,國際間也愈來愈多盛行不動刀的輕度侵入或無侵入性的治療,其中針灸美容更是異軍突起,利用專業特殊工法施針的「美顏針」,無副作用、無針痕,成為時下留住青春的新選擇。 -
年輕人別輕忽心梗風險! 醫師:身強體壯未必是絕緣體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557秋冬氣溫劇烈變化正是心血管疾病最易發生的季節,因為低溫加上溫差大,容易造成血管劇烈收縮,導致血壓上升,此時若血管有不健康的斑塊破裂,就可能誘發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或中風發作等機會。國泰綜合醫院心臟加護病房主任張釗監表示,民眾注意的是,心肌梗塞也不單單只有中高年齡層會發生,近年來隨著生活型態改變,現代人普遍習慣高油、高糖、高鈉等飲食習慣,即便是年輕族群也有可能發生。 -
從事志願服務降低孤獨感 研究:每年滿1百小時有成效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234根據1份2022年11月發表於《老年社會工作期刊(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Social Work)》的研究指出,從事志工服務不僅讓人覺得人生有意義,還可以減少孤獨感,特別是每年從事志工服務超過100小時的情況下。 -
高度近視恐催化白內障早熟 飛秒白內障雷射手術新趨勢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690白內障就像長白頭髮一樣,是眼睛裡的水晶體老化、變得混濁的自然過程,隨著年紀愈老,白內障也愈加成熟。資深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白內障手術常見的年齡層最落在60至70歲之間,近幾年臨床上發現55歲後的白內障患者變多,醫界推估,這可能與大量使用3C產品和高度近視相關。 -
南瓜不能搭菠菜吃?營養師指導南瓜健康吃法 破除迷思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7659梁恩綺說明,南瓜果肉主要營養成分為碳水化合物,並富含β-胡蘿蔔素、維生素A、C、E、鉀離子及膳食纖維等多種營養素,有助於抗氧化、維護視力並促進腸胃健康。此外,南瓜子含有鎂及鋅2種營養素,有助於睡眠品質、神經穩定,對於男性的攝護腺健康有益。 -
頸椎退化不只脖子痛 還可能引起頭痛、頭暈、視力模糊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9137頸椎出現退化性病變,一般都以中老年人居多,但近年因使用電腦的人口增加,再加上社會文明進步,生活型態改變,甚至可能因長期姿勢不良、生活習慣不佳,而讓掛病號的年齡層有逐年下降的趨勢。不過,頸椎退化的症狀表現與受損部位有關,從頸椎損傷類型、壓迫部位的不同,出現的臨床症狀也會不一樣,最常見的有頭頸肩背部肌肉僵硬痠痛、手臂無力、有時甚至會出現頭痛、頭暈、耳鳴、視力模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