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幽門螺旋桿菌
-
醫揭9成萎縮性胃炎與幽門桿菌有關! 恐增7倍胃癌風險
癌症新知 / 胃癌6170一名65歲婦女長期有胃脹氣、胃痛的情況,只要胃痛便會去藥局自行買藥服用,剛開始改善效果很好,但時間久了以後藥效越來越差,因此求助國泰醫院消化內科陳柏諺醫師的門診,胃鏡檢查發現胃部有萎縮性胃炎、同時幽門桿菌檢查為陽性,經殺菌治療後症狀已大幅改善,後續於門診定期追蹤胃鏡。 -
幽門螺旋桿菌經口傳染! 避免共杯共食、少醃漬和菸酒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838根據111年癌症登記及113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胃癌位居我國10大癌症發生人數及死亡率第8位,每年逾4,000人新診斷罹患胃癌,並造成2,000多人死於胃癌。其中,錨點導致胃癌發生最主要風險因子約有8至9成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造成。 -
幽門桿菌潛伏恐演變成胃癌 高風險族群應及早檢測治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271許多民眾對胃部不適早已習以為常,經常感到脹氣、反胃、胃酸逆流、食慾不振等。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內視鏡室主任徐兆甸醫師表示,這些症狀背後,可能潛藏一隻會致癌的細菌: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 -
分析近300萬筆健檢數據揭警訊 國人健康面臨5大挑戰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8750台灣健保制度被世界公認為第一,但真正能守住國家健康力的關鍵,並不只是健保本身,而是每一位國民能否「自覺健康」,願意主動提早檢查、提早預防。美兆診所分析近300萬筆健檢數據,公布「台灣10年健康趨勢」報告,提出5大警訊,包括,台灣男性愈來愈胖,脂肪肝比率逐年增加;女性骨質密度偏低,一旦跌倒,骨折風險激增。引發胃癌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隨著年齡增長,風險愈高。 -
胃癌篩檢明年納公費項目! 國健署:約有60萬人可受惠
癌症新知 / 胃癌6828現行成人公費癌篩項目,包括乳癌、肺癌、大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國民健康署宣布,從明(115)年起將納入胃癌,45至79歲民眾1人1次幽門桿菌檢測,估60萬人受惠,每年約需2至3億元經費。 -
胃癌、大腸癌同時防! 台大醫院領先全球首創2合1篩檢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6253台大醫院強調,2合1篩檢研究證實整合篩檢模式可有效防治胃癌及大腸癌的發生,不僅顛覆傳統單一篩檢概念,也提高篩檢效率,降低醫療人力、成本,還增進民眾或病患受檢便利性,更具全球疾病防治普世價值。 -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恐致胃癌! 國健署教你5招遠離威脅
癌症新知 / 胃癌4734依據國民健康署110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胃癌位居國人10大癌症發生人數第8名,且胃癌患者中有8至9成是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引起,國民健康署提供保「胃」5招,從生活做起,減少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機率,降低胃癌的發生。 -
工程師長期胃痛吃止痛藥 醫:恐延誤幽門螺旋桿菌治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1940歲的吳先生本身是名工程師,工作相當忙碌,平時經常胃痛但都服用成藥來止痛、緩解,近期他發現服藥已無法改善症狀,甚至開始解黑便,直至胃痛冒冷汗才就醫求診,結果檢查卻發現胃部已有多處潰瘍,還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併發胃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