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廁所
-
鹹豬手、偷拍、開黃腔? 這些「性騷擾行為」提高警覺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6978依據衛福部的說明,「只要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都可能構成性騷擾。不論性別與年齡,所有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遇到性騷擾的風險。那麼,究竟哪些性騷擾行為類型受到網友關注,是我們應該格外留意的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性騷擾行為」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5大性騷擾行為。 -
「鏟子超人」助花蓮災後重建 落實防疫3保避免傳染病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8907樺加沙颱風重創花蓮光復鄉,吸引來自全台各地的「鏟子超人」主動前往災區投入家園重建。疾管署提醒,強風暴雨造成的嚴重積淹水,容易滋生傳染病。因此,籲請當地民眾及所有投入重建的志工,務必落實「裝備保護、飲食保護、清潔保護」3大防疫原則,才能避免傳染病威脅,確保自身安全。 -
上週新增男嬰染腸病毒亡! 開學季防堵腸病毒家庭傳播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922上週國內新增1例新生兒腸病毒死亡個案,通報檢驗後,確認為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腸病毒疫情近期出現上升趨勢,上週案例比前1週上升6.8%,預計10月上旬,將正式進入腸病毒流行期。 -
夏日清爽飲食竟惹禍? 20歲妙齡女便秘合併痔瘡與肛裂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856「醫師,我上廁所時痛得像被刀割一樣!」一名20多歲女性因夏天常以罐裝沙拉、冰涼飲品代替正餐,甚至經常跳過早餐,導致腸道蠕動減緩、糞便乾硬,最後引發痔瘡與肛裂,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奇美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周家麟醫師提醒,均衡飲食、規律排便,避免腸道疾病上身。 -
國小高年級性教育調查近6成不及格 逾半忘記課堂內容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665孩子常會問:「女生為什麼會流血?」、「夢遺是什麼?」、「同性可以結婚嗎?」但許多大人面對這些性議題選擇避而不談。然而在#MeToo運動、兒童性剝削案件激增的背景下,性教育若仍無法開口,孩子又該如何自我保護?根據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以下簡稱性平協)與兒福聯盟(以下簡稱兒盟)的調查,全台5、6年級學童的全面性教育結果,有近6成不合格,顯示性教育仍有極大的補強空間。 -
從280到80公斤! 中年男靠飲食、運動、手術重獲新生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883245歲的吳先生自小體型就圓滾滾,國小6年級體重已達90公斤,成年後的體重更一度飆升到280公斤,不僅健康大受影響,更讓他因畏懼他人目光,長達6年足不出戶。直到5年前在醫療團隊與志工的幫助下,從飲食、運動、藥物等多管齊下,並接受縮胃手術,經過多年努力,如今已成功將體重控制在80公斤,且持續下降中,成功翻轉「沉重人生」。 -
告別「濕」控人生! 醫盤點尿失禁4大類型與治療趨勢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8850現代尿失禁治療已走向多元整合、個別化方案,王欣怡醫師說明,輕微尿失禁初步會採取保守治療,像是請患者利用凱格爾運動訓練骨盆腔底肌肉進行收縮,但必須持之以恆至少3個月以上,才能獲得有效改善;再者是到醫院進行1周1至2次骨盆腔底肌肉神經電刺激或坐磁波椅,透過外在協助刺激骨盆腔肌肉收縮。根據臨床統計,2種方式搭配訓練,效果會加乘。 -
不讓泌尿道感染找上門! 掌握避免復發4關鍵和預防8招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26228歲徐小姐因年前工作繁忙,工作中無法正常如廁而憋尿,且同時減少喝水量,導致她感覺小便有痠痛及灼熱感,經過一天後發現有血尿,驚嚇之餘來國泰綜合醫院泌尿科門診接受尿液檢查,檢查顯示為「泌尿道感染」。在經過藥物治療後,症狀立刻緩解,因忙碌所以她並沒完全將藥物服用完畢,隔沒幾天相同的症狀又跑出來,這次有乖乖的把藥吃完,症狀就完全緩解,這種景象相信很多人都有經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