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影像辨識
-
全球唯一銀髮族專屬AI體適能魔鏡 簡單檢測降低老化率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661今(110)年5月進入全國第3級防疫警戒到8月底為止,除了住宿型長照機構,日照中心、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全數關閉,3個月共影響4,512間社區據點,若以經營良善據點平均服務100位長者來計算,恐影響45萬名長者!成功大學生理學研究所z副教授蔡美玲說明,銀髮族居家防疫時無法至據點運動,缺乏結構性的身體活動量,恐連帶引發心肺功能衰退。 -
AI創新科技深化醫療語音辨識系統 開啟語音病歷新世代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96華碩電腦與新竹臺大分院宣布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將以AI創新科技深化醫療語音辨識系統,快速完成精準病歷紀錄,提供高效能臨床服務及行政會務工作,開創語音病歷新紀元。 -
北榮研發AI預測心衰竭風險 大幅提升洗腎患者生命安全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94大部分洗腎患者死於哪一種疾病?答案是心血管疾病,而非一般人所認為的腎臟疾病。據統計,心臟衰竭為洗腎病人的主要死因之一,為了降低心衰風險,台北榮總與賽仕SAS電腦軟體業者成功開發人工智慧預測系統,大幅提升洗腎安全性。 -
AI人工智慧不僅改變生活 也正在改變你我的醫療行為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672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以下簡稱北醫)近年在院長陳瑞杰的領導下,積極導入智慧醫院,他認為在進行人工智慧前,全院數位化是必經過程。「這幾年北醫團隊在數位化的建置上已經趨於完整,無論從掛號、報到、繳費、加護病房,甚至到給藥系統等,都可見人工智慧(AI)的蹤跡,能提升整體醫療服務與照護品質。」
-
3大用藥問題 交給藥物影像辨識系統解決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442根據調查,台灣65歲以上需要長期照護的失能高齡長者約有50萬人,大多患有多重慢性疾病,常常需要把多種藥物拆開放入藥盒方便服用,但藥丸尺寸既小顏色又都類似,並且藥名容易混淆,高達一半以上長者有用藥錯誤問題而不自知。 -
人皆有「痣」非管不可 AI篩檢異常正確率達93%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683人皆有痣,但究竟需不需要就醫,常常讓民眾陷入兩難,為了1顆痣掛號,可能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等候,但實際就醫時間只有短短幾分鐘;但若不當一回事,忽略痣的異常變化,當痣癌化變成惡性黑色素細胞瘤,可能會因為延誤就醫錯過黃金治療期,以東方人來說,黑色素瘤常見於四肢末端,也可能在身體其他地方出現,若有不尋常的皮 -
長輩用藥怕忘記吃漏吃多吃 智慧藥盒解決困擾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494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是許多中老年人常罹患的慢性疾病,1天必須服用10幾顆藥物,有些1天吃3次、有些早晚服用、有些是餐前吃、有些在餐後吃、有的睡前吃,這讓不少老年病患總是漏吃藥、忘了吃或是吃錯藥。 -
人工智慧化療給藥系統 大幅提高用藥正確性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612為了確保化療給藥工作的正確性,越來越多醫院引進「行動智慧化療給藥系統」,在化療藥物注射結束的前10分鐘,提醒護理師早做準備。國泰綜合醫院護理部資訊護理師吳佩霓指出,降低患者對化療的恐慌,以及醫護人員的正確用藥,包含正確的用藥時機、劑量,都是癌症治療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