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復健科
-
近3年兒少受虐破萬件!長庚設1站式門診 關懷脆弱家庭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496台灣兒少受虐人數近3年每年平均約1.2萬人,長庚醫院為呼籲各界重視及保護國內兒童的福祉及權利,選擇在世界兒童人權日前夕,舉辦「兒少保護全人醫療照護研討會暨為愛發聲記者會」,邀請衛福部政務次長李麗芬、法務部政務次長蔡碧仲、警政署署長黃明昭、立委王婉諭、民視董事長王明玉、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董事長王瑞慧等人共同發聲,期盼引起社會對於兒少保護與脆弱家庭之重視。 -
男後腳跟割傷!縫合後竟無法蹲 醫師採此療法獲得改善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601名29歲的吳姓上班族,因左腳的後腳跟割傷,傷口約2公分,曾在急診接受縫合手術,但術後長達1個月,腳後跟仍然十分腫漲,行走時一拐一拐相當不適,上下樓梯、蹲下都會有明顯症狀,偏偏工作需頻繁走動,十分困擾。烏日林新醫院復健科醫師王弼慧分析,患者後腳跟割傷的表皮傷口雖然癒合,但若處於發炎狀態,恐會導致持續不適情形。最後,患者在復健科做完2次高濃度血小板PRP注射,並同時以超音波導引進行解除沾黏注射,改善腳後跟不適症狀。 -
姿勢不對才會腰酸背痛! 學會「3個90度」助抬頭挺胸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12倘若辦公時坐姿不佳,恐怕將使特定關節部位蒙受傷害,長期姿勢不良,產生肌肉代償甚至肌肉痠痛,常見如背部或後頸部的肌肉酸痛。魏國展醫師表示,平時辦公或學習時,民眾可遵照「3個90度」原則坐挺、坐直。並且每30分鐘至1小時之間應適度起身休息、伸展筋骨。 -
解決吞嚥障礙!董氏提「軟食力5策略」 讓長輩有口福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850董氏基金會表示,吞嚥能力如同身體的其他功能一般,隨著年齡增長會慢慢退化,即便是沒有任何疾病的長者,有時也會出現吞嚥功能的障礙,這種現象在日文稱作「老嚥」。為了解決此問題,提供大家「軟食力5大策略」,讓長輩們進食不煩惱。 -
3旬OL低頭族頸椎退化長骨刺 增生治療助恢復不必開刀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1330多歲職業婦女,因工作關係長期需要低頭,飽受肩頸痠痛之苦。檢查發現頸椎退化長骨刺且椎間盤也有脫水之情形。台中市長安醫院復健科陳音翰醫師表示,退化性疾病近幾年來在年輕族群中也相當常見。採用增生治療,將促進組織修復的藥物直接打進受損結構配合超音波導引讓這些藥物直達患處,達到最好的效果。整個療程視患者嚴重之程度、修復能力及選擇的藥物而定,大約須施打3至6次不等,治療成功率約7至8成,對於那些做傳統復健效果不佳,沒有時間長期復健,或是不想開刀的患者,更是適合選擇此種治療。 -
護腰別亂買亂用!專業醫師教你選購 使用不超過這時間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51現代人久坐不動、或平時缺乏運動,造成下背疼痛成為文明病,許多民眾因此使用護腰(束腰)支撐腰部,減少疼痛,但醫師提醒,在運動、久坐、搬重物時,才需要使用護腰,如果長期配戴,可能讓腹部肌肉變得更沒力。 -
接種疫苗後肩膀劇痛忍2個月未改善 醫曝就醫3大時間點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04關於疫苗注射後有產生多日無法緩解的肩部疼痛或旋轉肌腱撕裂傷案例不少,且並不是特定疫苗造成。部立台北醫院復健科葉圜叡主任表示,並不是COVID-19疫苗特別會攻擊旋轉肌腱,而是注射過程引發的問題。可能是注射位置不正確引發的急性或長期發炎反應。因此疫苗注射後發生異常的肩部疼痛,建議到醫院就診,並接受超音波的檢查,較能明確了解病因,進行正確的治療。 -
新冠康復2週後出現癲癇 慎防神經系統長新冠續發腦炎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459不少人經歷確診、自感染症狀康復,卻仍飽受後遺症所苦。外媒報導,國外有1名職業婦女莎曼珊在2020年10月確診COVID-19,當時症狀輕微接近無症狀。不料,她在同年11月開始嚴重疲勞,不到1秒就會忘記剛做過的事,甚至忘記如何刷牙,需要在洗臉檯旁貼了張表單提醒自己如何刷牙。經過診斷,她被歸類於輕度認知障礙(早期失智),需暫停工作並且接受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