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復健
-
肌少症族群術後復健無力? 術前BFR訓練預先強化肌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216現代人想要維持身材而勤跑健身房「撸鐵」,重量訓練(阻力運動)除了可以促進肌肉生長、鍛鍊肌肉力量,還能預防並改善肌少症。重仁骨科醫院梁峻銘院長表示,對於老年人、手術後病人及肌少症的族群,在進行阻力運動時,搭配血液阻斷訓練法(Blood Flow Restriction, BFR),可刺激生長激素分泌,在低強度的狀態下模仿高強度的訓練結果,達到事半功倍的增肌效果。 -
教師職業傷害?腰椎小面關節炎折磨人 早起下床好困難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46465歲陳姓退休老師,近半年來頻繁感到腰部僵硬、疼痛,尤其早晨起床最為明顯,連翻身下床都有困難。經活動後雖稍微緩解,但長期久坐或挺直腰部後,疼痛又會加劇。隨著日子過去,症狀越來越惡化,不僅腰痛反覆發作,腰椎前彎、後仰都不舒服,求醫後才確診為「腰椎小面關節炎」。 -
全面解析僵直性脊椎炎! 醫師解釋病情進程與治療方式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66455歲黃先生患有僵直性脊椎炎,疼痛從頸部延伸到下背部,到奇美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陳昭宇門診就醫後,發現,黃先生的雙側薦腸骨關節已完全融合,脊椎從頸椎下段到腰椎也有脊椎黏合情況。由於黃先生病情,仍未達使用生物製劑或標靶藥物的標準,陳醫師改以免疫調節藥物與復健進行治療,最終黃先生病情也得到好轉。 -
老人失能關鍵恐非肌肉萎縮? 「力弱症」才是主要元凶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399在世界衛生組織對於「健康老化」的定義當中說:健康老化是人在步入高齡階段時,能持續將生心理儲備維持穩定的一個過程。其中,與老化最有健康關連性的就是力弱症與肌少症,它是一個使人的生活功能直接受到影響的疾病,然而這並不是一個單一因素疾病,它的發生與生活型態、是否持續的運動、飲食習慣、營養狀態、神經肌肉的受損、代謝性疾病都有關係。 -
下背痛成因複雜! 醫師盤點疼痛原因找治療與緩解方法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40下背痛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問題,無論是長時間坐著工作還是搬重物,都可能引發下背痛。雖然有時候疼痛會自己好轉,但有時候休息一下會好一點,沒過多久又痛起來了,為什麼下背痛總是反覆發生呢?讓我們來簡單介紹下背痛,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應對下背痛。 -
腦震盪不能只靠休息! 新式復健助運動員快速回歸賽場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2425歲職籃選手日前在練習時,被隊友肘擊下巴,頓時頭痛、頭暈,視線模糊,無法對焦,緊急就醫,確診為腦震盪,但症狀持續一個月,轉至台北榮總就醫。經過完整腦震盪症狀評估、心肺測試與前庭平衡功能測試後,接受整合性復健,逐漸改善不適,重回球場。 -
天冷泡湯心臟負擔增? 高血壓族群安心泡湯熟記4要領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316高血壓患者為何不建議泡湯?聯安診所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施奕仲說明,當身體剛受溫度刺激時,血壓通常會有生理性的上升,接著溫度會讓血管逐步擴張,導致血壓下降,有時血壓的變化太過劇烈,嚴重可能突感暈眩、倒地受傷,甚至直接誘發心臟病發作。 -
人工電子耳助重度聽損者聽見聲音! 3類適用族群1次看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50對於使用助聽器無法有效改善聽力的重度至極重度聽損者,可以評估是否適用人工電子耳!食藥署提到,民眾要注意,並非所有聽損者都適合安裝人工電子耳,若是聽神經缺損、萎縮或中樞聽覺認知系統受損之患者即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