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德國BNT
-
隔8個月再添1例大陸境外移入 個案有疑似症狀未就醫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96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個案今(2020)年2月前往江蘇工作,10月1日時出現流鼻水與有痰等症狀,沒有在當地就醫,自行買藥服用,個案描述辦公室2名同事也有類似感冒症狀,也都沒有就醫自行買藥,因此無法確認當地同事有沒有感染,但個案在機場採檢就發現病毒,能確定不是在台灣感染。 -
台灣東洋強調BioNTech陸資僅佔0.7% 疾管署評估買量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387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台灣東洋公司所述劑量,應該是最多可以採購到1千萬劑,但指揮中心會買多少劑量,必須先評估有效性與安全性,同時考量國內冷鍊技術是否能配合,才能作最後決定。目前瞭解BioNTech新冠疫苗必須儲存在攝氏負70度環境,保存期限也只有6個月。 -
公費流感疫苗全國瘋搶 6歲以下幼童接種率不進反退!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07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公費流感疫苗成人施打率非常好,特別在年長者,目前已接種約86.8萬劑,相對去年成長23萬劑,很可能是新冠肺炎影響。加上成人能夠獨自行動,而6以下幼兒如果沒有生病,比較不會到醫療院所,要等待父母方便時間,可能因此影響了施打人數,僅施打16萬劑。 -
國人聞大腸癌色變! 醫師呼籲癌症篩檢「腸」識不可少
癌症新知 / 腸癌3940羅東博愛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余盈輝表示,1次篩出2個大腸癌病灶,其實是非常罕見的狀況,楊老先生的腫瘤分別位於大腸的20公分與40公分處,大小為2公分及3公分,幸運的是都剛好位於大腸的左邊中下段,即乙狀結腸處,所以手術切除範圍還能控制在30公分內,若腫瘤異位就比較棘手,可能需要切除更多大腸,使剩餘的大腸功能受到影響。 -
骨鬆會要命? 顧好骨本從補對鈣開始做起!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973根據臨床經驗,骨鬆性骨折病人中,超過一半未能持續追蹤,以為治療好骨折就沒事,忽略骨鬆問題,往往1、2年內就再度骨折。值得注意的是,鈣是合成骨質的重要原料,黃榮泰表示:「即使已開始藥物治療,只用藥不補鈣,也會影響延緩骨鬆的效率,而治療效果不好,更容易降低病人的信心、放棄治療,形成惡性循環。」 -
肺癌成國人頭號殺手 化療和標靶治療副作用中醫可緩解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8551不少肺癌患者因化療期間噁心、嘔吐、疲勞等副作用,不斷消磨體力與意志力,同時還會因為化學藥物不分敵我,除了攻擊癌細胞之外,也會一併破壞體內的正常細胞,傷害到骨髓黏膜,並使得白血球、血紅素及血小板不足,西醫將這樣的現象稱作骨髓抑制,一旦自體免疫細胞功能下降,患者體力也會大受影響,經常中斷療程。 -
女大生治痘痘竟猛爆肝炎 撲菌特錠每年讓30萬人陷危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181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部長長鐘文宏醫師表示,磺胺類抗生素「撲菌特錠」(Baktar)廣泛用於治療各種感染症,燙傷藥膏、眼藥水以及治療痘痘等藥物都含這類抗生素,據估全台每年約近30萬人使用此藥,身陷藥物過敏危機中,嚴重甚可能致死。 -
別以為擦藥止癢就好 這些潛在疾病可能讓你「皮在癢」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606門診常見的皮膚癢原因很多,像是急性蕁麻疹、蚊蟲叮咬、隱翅蟲、黴菌感染、汗疱疹等,通常要針對症狀選擇不同的藥物,對症下藥才有效。皮膚科醫師柯適中建議,若自行擦藥2至3天症狀仍未改善,應盡快就醫,避免因搔抓破皮引發更嚴重的皮膚問題。醫師提醒,市售止癢藥膏成分多含有類固醇,若在未經診斷下長期使用,恐造成皮膚萎縮或變薄、血管脆弱容易出血,使用過量時,甚至會影響腎上腺素的分泌,抑制身體正常的防衛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