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導管室
-
胸悶盜汗急診發現心肌梗塞 緊急心導管竟3條動脈阻塞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493廖茂芳說明,急性心肌梗塞比較典型的症狀為胸悶、胸痛、一直盜汗,覺得快要窒息的感覺,有時候胸痛會輻射到左肩膀、下巴、背部等,少數會出現上腹痛、噁心嘔吐類似腸胃的症狀,像這名病患的冠狀動脈阻塞所造成下壁心肌梗塞,因位置靠近上腹部及胃之處,因此有時常被誤認為胃痛。 -
心導管手術精準度再進化 OCT系統提升影像解析更清晰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634如何讓心導管手術做到最理想以改善病患症狀,並幫助病人解決心血管疾病,是介入性心臟專科醫師所追求的目標。 -
全身不只腦部會中風! 身體4部位血管不通也會要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635必須特別注意的是,根據統計,視網膜中心動脈阻塞後5年內的死亡率為40%,死因主要是心肌梗塞。因此,「眼中風」不僅是眼科的急症,也代表身體可能突發中風的前驅症狀之一,患者極可能血壓已經過高,或體內已有血栓流竄或血管狹窄阻塞情形,因此除了眼科的處理外,也需要同步照會心臟科、神經內科等專科,及時評估、監控是否有頸動脈狹窄或心臟產生血栓等情形,以免治療上措手不及。 -
老嫗腎血管性高血壓 腎動脈狹窄導致窄血壓飆破200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08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導管室主任醫師黃國書表示,阿嬤長年有三高問題,日前診斷出雙側腎動脈嚴重狹窄,建議她接受心導管治療,但她總是以年事已高,不斷抗拒侵入性治療,以致於幾乎每周都因急性肺水腫發作被緊急送往急診室,成為全家人不定時炸彈。 -
OHCA患者鬼門關救回 多虧心導管加低溫治療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838黃國書指出,到院前心跳停止(OHCA)的患者平均存活率小於百分之10,極少數能於出院後無神經學後遺症, OHCA患者若要提高存活率及恢復的機會,需愈早使用AED和CPR才有機會。因為當心跳停止超過5分鐘後,腦細胞便開始壞死,即便經急救後順利恢復呼吸心跳,腦部可能已產生永久性傷害,影響神經學預後造成失能。 -
突然心悸冒冷汗 檢查揪出心肌肥厚病因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959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志偉表示,像陳先生這樣的患者實屬罕見,必須透過多方檢查,才能找出病因,當他一開始被送到急診時,以心律不整表現,心電圖呈現心室頻脈,也就是致命性最高的心律不整,經電擊讓患者的心率恢復平穩後,又懷疑是因患者的心臟血管受阻塞所致,便立刻送往心導管室檢查。 -
美國心臟協會護心7法 你今天做了沒?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001高血壓是心臟疾病和中風的主要危險因子,當血壓保持在健康的範圍之內,就可以減少動脈和腎臟的負擔,進而降低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在日常生活中,透過運動或是藥物即可控制血壓。 -
陳樹菊獲亞洲諾貝爾 獎金捐贈台東馬偕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387長期以來,台東醫療資源嚴重不足,台東縣縣長黃健庭坦言,台東鄉親對醫療資源仍有深切盼望,也感念馬偕紀念醫院看見東台灣需要,於25年前設立台東分院。然而,後山地區不但受到地理環境與經濟條件的限制,而且在醫療上資源也嚴重匱乏,還有許多民眾因重病需舟車勞頓往返北部治療,有的半途救治不及而喪命,釀成許多家庭的遺憾與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