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理學
-
疫情爆發後感到社交焦慮? 專家曝背後原因提關鍵解方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456為什麼許多人在COVID-19後,第一次感受到社交焦慮,專家說過去從未經歷過社交焦慮的人可能會驚訝有這種感覺。
-
台灣女性新住民感染者視角 攝影特展喚醒重視愛滋議題
兩性關係 / 愛滋病防治2880即使現在醫療與社會風氣已相當進步,不少人對於HIV仍有偏見;而很多人忽略台灣的女性新住民也可能是感染者,多重身分使她們的生活更加艱困;而多數女性感染者都是枕邊人感染的。 -
居家收納斷捨離? 整理達人教你找到適合自己的整理術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937有別於「斷捨離」、「怦然心動」以斷掉物品為主,廖文君提醒,整理要用「關係」來討論,先考慮到是否有家人同住,以及與同住者的關係,再取捨物品;思考為什麼需要或不需要,可以保留自己喜歡、需要或有回憶的東西。 -
《Tinder大騙徒》心智操控於無形 心理師破解渣男招式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3205針對愛情詐騙的分析中,便開宗明義地說「幾乎每個人都會陷入愛情騙局。」對照紀錄片內容,可看出在第一步確實採用「美就是好」的刻板印象,其後的作為更是如出一轍。藉由分析騙徒的作為,我們才能在千變萬化的風險中,找出識破對方的方法。 -
調查:60%民眾不能1天沒手機 「沒電」讓人特別焦慮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756你可以1天不使用手機?會不會讓你感到焦慮?1項針對2千名智慧型手機用戶的調查發現,60%的人無法面對與手機分開超過1天的情況,更有30%的人出門一定會帶手機,而且會完全依賴手機的各種功能。 -
定期運動可以防止記憶力下降 這有氧運動最容易被低估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124研究的主要作者Kenneth P. Dietrich 藝術與科學學院的臨床與生物健康心理學博士生Sarah Aghjayan表示,從研究來看,每周運動大約3次,持續至少4個月,就可以得到情節記憶能力的好處。 -
睡前吃披薩會做惡夢? 8種睡前吃了會失眠的地雷名單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92估計有20%到30%的失眠症患者,經常使用酒精來幫助入睡,但這種習慣會對睡眠周期產生負面影響。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臨床教授John Mendelson博士表示,酒精永遠不會改善睡眠,雖然酒精可以幫助放鬆,讓一些人更容易入睡,但在入睡3到4個小時後,就會醒來並且無法重新入睡。 -
不只洋甘菊茶可以放鬆身心 這7種藥草也可以緩解壓力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419紓解壓力是很重要的,很多人會利用假期,抽出時間讓自己放鬆和恢復體力,但其實也可以透過草藥來舒緩身心,尤其是那些被歸類為支持神經系統的神經,根據研究,有些草藥可以抵消壓力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有助於保持腎上腺及參與壓力反應的大腦中樞的平衡和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