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理治療
-
陪伴癌友對抗病魔 從「心」開始積極面對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2015根據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2014年發表資料顯示,從健保資料庫2001-2003年統計發現,癌症患者的自殺率每10萬人約有90人,高出一般人自殺死亡率7.5倍之多(一般人為10萬人約有12人),此數值也遠比國外統計來的高。 -
遠離憂鬱症 從改變生活做起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799若憂鬱症狀較緩解後,建議參加個別心理諮商或團體心理治療、平時蒐集與建立自己好的想法資料庫、從閱讀或生活中不斷學習正面思維。有了轉念的能力,每天省思並時常運用於日常生活中,對於正向情緒頗有幫助。 -
照顧癌末母身心煎熬 焦慮失眠憂鬱症上身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55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施佳佐醫師表示,個案治療期間同時施予藥物及心理治療,症狀緩解可維持上班,但因後期母親病情加重,醫護人員建議採取安寧緩和治療及考慮轉往安寧病房,但個案及家人均無法面對母親可能死亡而一直延遲決定,使得母親不僅面對身體病痛折磨,還需面臨處理家人多頭情緒的困境。 -
會考失常 資優女哭泣自殘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528台中童綜合醫院心身科主治醫師黃尚堅指出,該名女學生在校成績相當優異,幾乎都是全校前幾名,不料會考失常,成績未達到自我期許的標準。在得知分數後,開始不愛說話,吃不下飯,晚上睡不著,還經常哭泣,甚至自殘。 -
服用抗憂鬱藥物 任意停藥易復發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859大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徐鴻傑表示,現今社會壓力大,憂鬱症十分普遍,若只是輕度憂鬱症,可以藉由心理治療、多運動以及飲食調整等方式來改善,不一定要用藥。 -
真實活死人 大腦近乎停擺休眠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781格拉漢還告訴醫師,因為他已經死了,所以這一切不再有意義了。情緒最低潮的時候,他甚至會跑去墓地,因為他認為那裡最接近死亡。 -
產婦憂鬱有徵兆 產檢及早發覺可預防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055郭恬妮醫師指出,先前有憂鬱症病史,或是荷爾蒙變化或身體不舒服造成心情低落以及懷孕期間調適困難,過於擔憂生產過程、孩子出生的健康,都會造成「產前憂鬱症」。 -
罹癌後自殺風險高 心理師助癌患迎向光明面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2810周甲錡醫師指出,隨著疾病進展、身體疼痛程度變化、生活品質變差合併對社會心理壓力適應不良的反應,會導致癌患適應障礙、失志、憂鬱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或自殺問題的發生。有研究顯示,與病魔纏鬥的過程中,約47%符合精神疾病,最多是適應障礙症,佔有精神疾病診斷的68%,憂鬱症還達到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