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臟手術
-
金馬導演張毅病逝享年69歲 終生飽受「高安氏症」所苦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119高安氏症(Takayasu Arteritis,TA)為罕見疾病,是1種自體免疫系統疾病,屬於血管炎的隱性風溼免疫科疾病,造成主動脈及其第一分支發炎、狹窄,影響血液循環,進而導致器官功能變差。 -
名導琉璃工房創辦人張毅 心臟手術血液感染傳病危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2681感染科權威台大教授黃立民表示,手術及住院患者身體抵抗力較差,比較容易感染病菌,一般來說,如果是血液感染病菌,則會引發敗血症,嚴重時恐危及生命。 -
31歲女子孕後常喘不過氣 因胃痛急診意外發現心衰竭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34李小姐今年初生產第3胎,自覺產後走路經常喘不過氣,枕頭要躺很高才睡得著,卻一直找不出原因,原以為是體重控制不當或缺乏運動所致,直到某日胃痛送急診,照了X光才發現心臟肥大,轉介至心臟血管內科後,經雷孟桓醫師和陳韋成醫師確診為心衰竭。 -
婦人心跳伴隨心雜音 雖為良性瘤卻暗藏致命風險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927賴韋良表示,陳婦的心臟腫瘤屬於黏液瘤,大小約為5 X 4公分,雖然是良性腫瘤,但位於左心房中,加上質地脆弱,因此腫瘤越大,對全身性血液循環造成的阻礙也越大;若是瘤體碎片造成血栓引起體外循環的栓塞,都有可能導致病人隨時暴露在中風、器官缺血或休克致死的風險中。 -
劉真心臟手術仍昏迷 主動脈瓣膜狹窄異常為何致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38台大心臟內科教授王宗道指出,主動脈瓣膜狹窄異常症狀與心血管狹窄差不多,但造成的傷害卻更嚴重。一般來說,醫界慣以「532」來解釋其危險性,如果活動運動時感到胸悶、胸痛,存活期約剩5年;如果加上易喘,則只剩3年;要是又曾暈倒,平均只剩2年壽命。 -
國人出國旅途中死亡發生率 平均每10萬人就有1人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533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醫師林益卿表示,觀光局統計100年至107年期間,出國旅遊人次年平均成長率為8%,而20%至70%旅客曾於旅途中出現健康問題,其中1%至5%旅客曾尋求醫療協助,0.01%至0.1%旅客需要急診治療,其中約每10萬名旅客中,就有1位在旅途中死亡。 -
主動脈瘤手術風險高 新術式縮短救命時間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737台中1名63歲的男子,就醫時發現心室擴大、冠狀動脈狹窄,更危險的是有1顆6公分大的主動脈瘤,隨時可能致命。由於傳統手術至少需要1個半小時,醫院宣布將與德國心臟外科專家合作,引進新技術,手術時間可以縮短至30分鐘,可望增加成功率。 -
台大零輻射心導管手術 心律不整張小妹獲重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8今年5歲的張小妹妹,出生時就體弱多病,因確診為複雜性先天性心臟病,前後開了3次心臟手術,但術後產生結痂疤痕,引發嚴重的心律不整,無法透過藥物維持正常心跳。台大兒童醫院運用最新無輻射心導管,順利治療心律不整,且全程零輻射,大幅降低了日後罹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