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臟疾病
-
婦女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高! 北榮設女性心臟病專科護心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517台北榮總女性心臟醫學中心主任呂信邦表示,心血管疾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中的第2死因,但與其他疾病不同的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男女性在症狀、診斷和預後方面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 -
心情不佳容易牽動心血管健康 如何正確紓壓?追劇也行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842長期憂鬱可能傷「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2023年1月《美國心臟協會期刊》最新研究指出,憂鬱症與較高風險的心血管疾病、不良的心血管健康狀況有關,憂鬱患者及自覺心理健康不佳者心臟疾病風險明顯高於一般民眾。 -
天冷吃鍋物恐加重眩暈病情! 醫曝末梢血循保健不能等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358針對血液循環不良引起的耳鳴眩暈,除了控制三高、多運動、適當休息,陳俊安醫師補充說明,平時感覺手腳冰冷、指端有麻刺感或出現耳悶現象,就代表周邊血液循環不佳,建議患者平時可服用銀杏葉萃取物改善末梢血液循環作為日常的預防保健,以防情況惡化,嚴重恐出現耳中風,造成聽力受損不可逆的傷害。 -
停經後婦女少了賀爾蒙保護這疾病風險增 醫提預防之道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248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郭志東表示,根據統計,55歲前罹患心臟病或冠狀動脈疾病的比例,男性是高於女性的。但是,55歲後男女比例差距變小,直到60到70歲以上出現交叉,女性的罹病風險超過男性。學者分析認為,這可能與女性荷爾蒙有關。 -
疫後新威脅!長新冠糾纏康復者4個月 吃2億健保資源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217台灣感染症醫學會針對我國確診過民眾進行生活品質影響調查,6成確診者表示染疫後,睡眠、情緒、記憶力、專注度等皆受到影響;4成確診者自認有長新冠症狀,平均每位民眾至少就醫0.73次,對我國健保資源造成影響。 -
老菸槍心肌梗塞辦公室倒地! 心臟科醫師教你正確急救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2561位47歲的高階主管原本就有高血壓,以及膽固醇偏高,加上長時間吸菸,在辦公室突然倒地。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晨祐表示:該患者在就醫後,心電圖判斷為急性ST節段上升類型的心肌梗塞,加上患者血壓不穩定,合併有心因性休克。在置放完葉克膜維生系統後,黃醫師為患者進行緊急心導管手術,術中發現冠狀動脈左前降支完全塞住,經氣球擴張打通血管,以及放置血管支架後,患者的血壓才較為穩定,葉克膜約3天後就移除。 -
連假後體重上漲!營養師提不挨餓飲食法 助你健康瘦身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223過完春假後又是228連假,民眾在這期間與親友團聚,一同吃吃喝喝享用美食,不知不覺體重增加了,因此許多人常在連假後靠節制飲食來減肥,對此,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表示,從過往諮詢的個案中,許多想減重的人會掉入「少吃」的迷思,事實上長時間吃太少,可能減重失敗外,還會造成基礎代謝率降低,易增加體脂肪,反而形成易胖體質。 -
女性更年期荷爾蒙降低傷心 愛護心血管遠離心臟病威脅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160更年期健康學會執行長李奇龍表示,更年期是迎接下半生的重要時刻,全國每4名女性有1人正處在更年期中。女性荷爾蒙有保護心血管功能,然更年期將導致女性荷爾蒙濃度降低,出現三高心血管疾病風險將隨時間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