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臟疾病
-
量血壓時翹腳又聊天 其實是錯的!該如何正確量血壓?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08根據衛福部2020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高血壓性疾病高居第7位,其他與高血壓相關如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變等也都名列十大死因之一,由此可見高血壓對健康狀況的重要。 -
本土+1210!連3天破千例 新增7例中症患者僅1人打3劑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6疫情持續狂燒!今(17)日新增1210例本土個,再創新高紀錄;境外移入新增93例,其中落地採檢82例,另居家檢疫採檢11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香港、紐西蘭染疫率16%,比較符合台灣狀況,將以15%染疫率視為較大可能,以此作為防疫基本規劃。如以15%染疫率推估,全台感染人數將達370萬人。 -
國寶級演員顧寶明心肺衰竭病逝 醫曝這情況致命風險高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114果陀藝術總監梁志民於臉書發文,「敬愛的顧寶明(寶哥),在今天早上因心肺衰竭,告別了人生舞台。我們慟失了一位在舞台上全力投入、精彩傑出的演員,以及在生活上溫暖幽默的長輩、朋友,感謝他帶給我們這麼多精彩生動的角色和生命故事。謝謝你,寶哥,再無疾苦、一路好走!」 -
孩子長不高想看醫生轉大人 卻意外檢查出6公分腦腫瘤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69612歲的小明就是因腦瘤引起的身高矮小,他整整比同年級最矮的同學還矮7公分,加上身材瘦弱,轉介醫院檢查後,才發現腦部竟有6公分大的腫瘤,因腫瘤長在腦下垂體,導致他的生長激素缺乏,同時也壓迫到了視神經,造成視力缺損。 -
真的會氣到心臟病發!情緒起伏過大 恐誘發心碎症候群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560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周邊血管科主任張育晟說明,長期處在壓力大的環境,或者是情緒起伏劇烈的情況下,會造成情緒緊繃、腎上腺素分泌過旺、交感神經亢奮,因而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等症狀,連帶造成心血管收縮,增加心臟的負擔,進而出現心悸、胸悶、頭暈等症狀,等到壓力解除或情緒恢復穩定後,心臟功能又回復到正常狀態。 -
哺餵母乳不僅對寶寶有好處 媽媽也可減少心臟疾病發生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715Chloe Jo Davis表示,餵母乳有助於增強孩子的免疫系統,預防感冒、病毒、耳朵感染和胃病等,隨著COVID-19的傳播,這一點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最近一項針對近120萬名女性的新研究顯示,Chloe Jo Davis和其他母乳餵養的媽媽,可能會為自己的健康帶來非常多的好處,研究在線發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美國心臟協會雜誌)的妊娠特刊上。 -
你有多久沒去健檢了? 預防性保健疫苗接種也不可缺漏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19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創造更美好的未來,但是您有全方位瞭解自己的健康嗎?如何才能知道健不健康,首先就是要定期做健康檢查。若能再進一步做到預防保健,對於自己的健康,就能更全面性的保護。 -
走路就喘、胸口痛、血壓起伏大? 心臟復健運動可改善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990而想要加強心臟強度,一般人透過運動可改善體能、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攝氧量;攝氧量越高,表示身體在運動期間內可提供肌肉更好的供氧量,也意味運動的能力、耐力越高。但由於高強度的運動訓練對於心臟病患者有一定的風險,因此,心臟病患者如何控制風險並達成有效訓練,就需要正確的運動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