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急性排斥
-
血型不同也不必放棄! 雙重血漿置換術成腎臟移植助力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67551歲的陳女士於今年2月初,因高血壓至他院抽血檢查,意外診斷出腎臟病第5期,輾轉來到台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洪思群主任的門診就診。由於不想洗腎,她選擇藥物治療,但是效果並不理想,於是醫師提出活體腎臟移植的建議,並將之轉介至泌尿科游智欽醫師門診進行評估。結縭30多年,丈夫楊先生捨不得太太受苦,因此一得知信息,他立刻決定捐出腎臟為妻子續命。然而,陳女士的血型為O型、先生為AB型,因此醫療團隊替病人執行5次的「雙重血漿置換術」,讓抗體濃度下降後,近期由泌尿科游智欽醫師、趙梓辰醫師執行移植手術,術後先生住院3天、陳女士住院10天即平安出院,獲得新生。 -
新冠預防性單株抗體增2使用對象 羅一鈞說明庫存情形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3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宣布擴大預防性單株抗體使用對象。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未來擴大使用對象後,預防性單株抗體「Evusheld」之適用對象,將會包含美國FDA與NIH建議對象中風險最高族群,可協助到的人將更多,未來臨床醫師可評估符合條件之對象是否適用。 -
急性排斥反應「糞」力相救! 腸道微菌移植救血癌病友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574台北榮總血液科主任高志平表示,維持腸道內正常細菌種類,可對抗致病的細菌,例如困難梭狀桿菌,同時改善病人的免疫力。以腸道正常細菌(微菌叢)移植術治療骨髓移植後的急性反排斥併發症,國外研究顯示有成效,王小姐更是國人少見的成功案例,值得進一步研究運用。 -
創60年院內新紀錄 臺北榮總首例小腸移植成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207臺北榮總創下建院60年來新紀錄,完成第1例小腸移植案例,移植團隊兒童外科醫師蔡昕霖表示,小腸移植是所有器官移植中最複雜且艱鉅的治療,每年全世界執行的個案數目總合約為100例,遠低於其他器官,主因在於受贈者嚴格的篩選條件,以及醫療團隊執行的能力與規模。 -
台大刷新醫學紀錄 心臟停跳50天仍順利接受移植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373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益祥指出,器官移植手術之前,交叉試驗如果呈陽性,移植後因為抗體發生超急性排斥機率極高,通常只能放棄移植。目前透過去除B細胞藥物、人類免疫球蛋白及血漿置換等方法,可以移除和抑制抗體的排斥作用,這就稱為「去敏化」(desensitization)。 -
【健康傳媒 X 關鍵評論網】現實中能像《琅琊榜》、《畫皮》那樣「變臉」?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7你有看過《變臉》、《琅琊榜》還是《畫皮》嗎?這些影劇作品的共通點,就是為了復仇、報恩或執行任務,主角竟然換了一張臉!像這樣「換」臉比翻書還快的情節,在目前的醫學技術下是否可能呢?如果真的找到一個人願意與你「換換臉」,在執行上又會遇到什麼困難? -
台灣心臟移植手術直追美國 10年存活率癒五成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03 -
分秒必爭!男大生洗血換心成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