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恐懼
-
恐慌症患者福音!智慧穿戴裝置監測生理數據 降低復發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7180台大生醫電資所與恩主公醫院合作,進行台灣首個長時間使用智慧穿戴裝置研究恐慌症的計畫,發現透過監測心率、運動和睡眠等生理數據,可有效幫助恐慌症患者掌握病情,降低復發機率。 -
別誤解愛滋病!民眾不知「U=U」 汙名化成防治挑戰
兩性關係 / 愛滋病防治8492依據2023年進行的愛滋防治政策民意調查結果,有關愛滋病毒量測不到即不會透過性行為傳染認知度部分,疾病管制署直言,僅5成民眾表示了解「U=U」的概念,顯示此概念並未普及。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長洪健清表示,台灣目前愛滋感染第1線治療處方單錠複方藥物,只要1天1顆,愛滋感染者便能控制病毒量,期望透過正確的衛教資訊,讓大眾更加瞭解愛滋病毒傳染途徑與「U=U」觀念。 -
眩暈不是老人病!溫差大眩暈找上門 常伴隨耳鳴、重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966早晚溫差大、忽冷忽熱的天氣讓許多人適應不良,不僅容易好發心臟病、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天冷血管收縮、血液循環變差,頭頸部血養供應不足,也進而提高眩暈發作的機率。 -
如何陪伴憂鬱症家人? 專家:陪伴者謹記2大照顧原則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0642關於陪伴憂鬱症的要點,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吳佳儀呼籲2大重點,首先,家人一定要保持關懷,適度的關心及了解個案,在其最痛苦時適時予以協助;再者,照顧者在陪伴同時也要顧及自我身心平衡,才有辦法做好照顧工作。 -
彩繪希望巡展台大癌醫登場!31幅作品 展現癌友生命力
癌症新知 / 抗癌鬥士7780為鼓勵癌友力抗病魔,癌症希望基金會於台大癌醫中心希望光塔2樓舉辦第10屆彩繪希望巡展,即日起至12月23日將展出31幅精彩作品。畫作中有1幅《美麗心世界》,出自加護病房護理師林清清之手,她在去年確診乳癌後心情一度跌入谷底,唯有在創作時能找到力量,因此將過往旅遊的美好回憶描繪成畫,並一舉榮獲第10屆彩繪希望比賽病友組佳作。 -
「用愛彌補」兒童文學獎 蕭副總統致詞強調理解與包容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979副總統蕭美琴7日出席由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舉辦第27屆「用愛彌補」兒童文學獎頒獎典禮,並發表了激勵人心的致詞。蕭副總統在致詞中感謝基金會35年來對兒童及其家庭的支持,並強調社會包容與愛心的重要性。她指出,根據衛福部統計,目前全國身心障礙者已超過120萬人,占總人口約5%。政府將持續努力,建構更具包容性和友善的社會,並落實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的規定,修正相關法規,提升社會對身心障礙者的理解與包容。 -
上班族遭霸凌足不出戶! 繭居族重拾新生活關鍵在這裡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471一名30歲的女性,待過大企業,期望自己的專長能繼續成長、突破,轉職到更大的公司,卻在新公司遭受主管摧毀式的言語霸凌,忍耐了1年,累積巨大的挫折,讓她變得害怕人群,也失去做事動力,成為足不出戶的繭居族;她待在自己房間,不願面對父母關切的眼神,即使同住在一個屋簷下,選擇畫伏夜出,和父母的作息巧妙錯開。 -
變性後難以適應!女子因性別認同困擾 憂鬱到不想活了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90930歲陳小姐因性別認同困擾,造成生活適應困難,對自己有容貌焦慮,自我困惑懷疑,因此害怕人群。她在性別改變後,工作上常覺得被同事性騷擾,感到害怕、憂鬱、受傷,想報復且有自傷不想活的衝動。家人害怕出事把個案帶來門診尋求協助,經醫師診斷為適應困難併發混合性情緒行為障礙,同時合併有恐懼症及危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