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情緒低落
-
耳鳴24小時不間斷折磨人 這些致病危險因子你有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7205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耳鳴雖然不會致命,但耳鳴症狀若不治療,通常雜音會越來越大聲,發作頻率越來越密集,導致情緒低落、焦慮,造成患者極大的精神壓力,痛不欲生。聽力受損是耳鳴常見的後遺症之一,發作時應盡早積極就醫,且必須要有耐心的配合醫囑服藥,症狀便會逐漸好轉。其實許多患者的症狀就如同上述新聞中的消防員一樣,因此把握耳鳴的治療黃金期,發作的前2周最為重要,才不至於發生永久性的傷害,造成無法挽回的憾事。 -
長期傷心欲絕恐猝死! 心碎症候群影響內分泌攻擊心臟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938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表示,「心碎欲絕」在醫學上是真的有這個病症,稱之為「心碎症候群」(Broken Heart Syndrome),根據美國心臟協會研究,「心碎症候群」容易發生在女性身上,發生率是男性的7倍至10倍,最常發生在親人過世、夫妻離婚或情侶分手、甚至失業或考試失利等情境時。 -
當安眠藥遇上4大類飲食 交互作用恐踩地雷「藥」當心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65411位從海外歸國的劉姓小姐,原本就有失眠的困擾,定期服用安眠藥來助眠,但受到疫情影響,擔憂會在國外染疫,返國後又怕防疫措施做得不夠,造成焦慮緊張加劇,即使服用醫師處方的安眠藥後,晚上還是翻來覆去徹夜難眠,原本以為睡前喝點紅酒配藥,可以快速入眠,結果反而產生嗜睡症狀。 -
上班族壓力大憋出病 從日劇《半澤直樹》找到正能量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041如果時常有不想起床上班、工作效率變低、忘東忘西等症狀,你很可能過勞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主任吳孟璋指出,過勞是1種身心耗弱狀態,長期處在高度壓力下的反應所表現出來的跡象,在生理方面可能容易疲倦、腸胃不適、頸肩背肌肉緊繃痠痛、常生病的狀況;心理上則容易有焦慮、生氣、情緒低落、過度敏感、缺乏耐心、失眠、暴飲暴食等反應。 -
竹內結子自殺身亡年僅40歲 日媒傳可能與產後憂鬱有關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2609日本媒體報導,竹內結子與先生中林大樹前1天共進晚餐,然而,中林大樹晚間到寢室打開更衣間時,發現竹內結子竟已上吊輕生,日本時間27日凌晨2點報警,竹內結子被送往急診室時已無呼吸心跳,經搶救仍回天乏術,警方初步認為是輕生。 -
低潮來襲時該如何調適? 試著透過心情筆記找回正能量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285醫師評估她長時間處於憂鬱、緊張的情緒中,長期下來將不堪負荷,若不調適恐有心理疾病的風險,遂轉介給臨床心理師。臨床心理師潘奕瑄教導李太太覺察情緒與放鬆的技巧,並陪伴她嘗試用不同方式與家人溝通,2個月後,李太太漸漸學會調適壓力的方法,也找到生活與心靈的平衡。 -
更年期婦女尿失禁頻傳 影響「性」福的原因還有這個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4715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指出,更年期是生命中的自然過程,並不是疾病,應該以平常心看待。一般來說,大多數女性都會順利渡過更年期,但因女性荷爾蒙分泌不足,部分女性會產生一些身心不適症狀,包括熱潮紅、心悸、盜汗、便秘、腹脹、腹瀉、食慾不振、偏頭痛,以及頻尿、漏尿、尿失禁、尿道發炎、性交疼痛,或失眠、焦慮、煩躁、情緒低落等現象。其中的漏尿、尿失禁及性交疼痛較為私密,許多女性不敢說出口求助,其實,這些症狀都是可以治療的。 -
吃飽就想跑廁所? 你可能得了這種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00國泰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沈明宏表示,當腦部接收到緊張或壓力等訊息時,神經就會分泌一種傳導物質,刺激到腸壁內的自律神經,一旦自律神經功能長期失調,就可能造成大腸蠕動不正常,形成「大腸激躁症」;其屬於一種功能性疾病,目前醫學上對其病因比較有共識的說法是「腦腸軸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