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情緒障礙
-
防治酒駕醫療介入 減少悲劇發生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650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醫師郭彥君指出,研究顯示,即便嚴刑峻法,仍有部分的駕駛人一再出現酒駕行為,造成社會傷害及家庭破碎。這一群人當中,不少人為酒癮疾患。 -
自閉症高風險群 嬰兒期做腦部斷層可提早揪出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798
透過核磁共振掃描發現,在這些自閉症症候群(ASD)高風險的嬰兒中,等他們24個月大的時候,被診斷出有自閉症症候群(ASD)的有15人。該研究亦發現,這些嬰兒與其他無自閉症症候群(ASD)的嬰兒相比,在12至24個月時腦部生長速度很快,而且同時出現了一些自閉症的跡象。 -
睡眠障礙吃安眠藥 恐導致濫用成癮更憂鬱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224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容易讓壓力隨之而來,間接影響到睡眠。許多人以為睡不好就要用安眠藥才能改善,但睡眠障礙的成因很多,其中又以情緒所造成的睡眠障礙占絕大多數,如躁鬱、憂鬱及焦慮。此時若濫用安眠藥、民間偏方,則可能造成藥物成癮或是情況惡化,應由身心科醫師診視後,使用適合的藥物,配合心理治療及生活模式調整,才有機會改善。 -
打鼾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症 患者易怒且焦躁過動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57英田耳鼻喉科診所蘇志英醫師指出,打呼常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症。會打呼的人,其口咽腔軟組織通常比較肥大鬆垮,在熟睡仰躺時,因地心引力的作用往後、往下垂墜,造成口咽部氣道狹窄、閉鎖,進而導致呼吸中止症和缺氧的問題。 -
中老年人憂鬱 糖尿病風險高2倍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167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研究所名譽教授蔡仲弘為該項計畫主持人。他分析「台灣中老年人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1999、2003年資料庫,觀察2937名新發糖尿病患者與憂鬱症狀的關聯性。結果發現,憂鬱症狀與糖尿病有著明顯正相關。
-
不專心愛搗蛋 恐為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958成大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紀美宏表示,所謂過動症,全名為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在台灣的發生率約5%到10%,發生原因可能與遺傳有關。 -
煩躁退散! 益生菌緩解憂鬱情緒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166日前美國加州洛杉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表示,優格及優酪乳中的益生菌,除了可以改變腸道中的細菌生態,還可能有改變大腦的功能,包括紓解焦慮情緒,甚至降低壓力和疼痛的敏感性。這項研究就發表在《腸胃病學期刊》( journal Gastroenterology)中。
-
有苦難言! 中風失能癱瘓易憂鬱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6台北市中風之友康復協會3月5日公布一份調查指出,87.2%民眾知道中風可能導致癱瘓,23.9%了解會造成無法言語,10.8%知道會有肌肉痙攣。但卻有高達9成以上民眾不知大小便失禁、視力障礙、吞嚥困難、情緒不穩、憂鬱症也是中風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