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愛滋
-
【圖解知識】冠狀病毒為何可怕? 從病毒進化史探究竟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12949人類自己也有免疫系統,像一支軍隊般對抗入侵的病毒,而沒看過SARS的免疫系統開始發出抗體攻擊;但抗體與SARS不吻合的關係,無法有效對抗病毒,就開始高速運轉來進行攻擊,於是造成人類會有高燒、咳嗽與呼吸困難等症狀,最後呼吸衰竭,最後雖然已驅逐掉病毒,但也讓人體受到傷害、甚至死亡。在醫學上這樣的現象有專有名詞,叫細胞因子風暴(Cytokine storm)。 -
結核病接觸者收到「接觸者檢查通知單」 該怎麼做?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203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蔡正堅表示,結核病患在確診後必須持續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但是對其接觸者而言,是否為結核病患者?要不要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才是防疫重點。 -
打HPV疫苗不分男女 可有效預防「6癌1病」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3645越來越多研究證實HPV在環境中存活的時間與能力,遠超過人類所能想像,包括游泳池、公共浴池、運動中心等場所,及其浴室、廁所都可能檢測得到HPV,甚至連感控嚴格的醫院裡面,也能篩檢出HPV病毒。從病毒的耐受性來看,HPV要比HIV愛滋病毒(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更「長壽」,HIV在外在環境中僅能存活數小時,但HPV卻能存活3至7天,對於人類的健康威脅更大。 -
守護情人防愛滋 安心亞直播呼籲安全性行為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3050根據疾管署統計,不安全性行為是愛滋病的主要感染原因。全能女神安心亞藉由直播提醒觀眾,想要安心戀愛,就要做個有責任感的好情人,要知道如何保護自己與愛人,所以呼籲大家,若發生性行為應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不要戴反或戴2層,並使用水性潤滑液,保護自己也保護愛人。 -
甜蜜時刻別忘加「套」更安全 完事後一起「篩」恩愛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2698截至今(2019)年7月底,我國愛滋新增通報感染人數為1,105人,是自2012年以來同期最低,其中新通報感染者近7成在15歲至34歲,而近9成的危險因子是不安全性行為。因此提醒年輕朋友,如果發生性行為,應要求使用保險套,並依照「撕、捏、套、取、丟」正確步驟使用;且為了避免保險套乳化破損,不可使用油性潤滑液(如凡士林、乳液等),應搭配水性潤滑液,讓親密行為也能安全加套,保護自己及另一半的健康。 -
1次性微創割包皮手術 助「小弟」快速出頭天
兩性關係 / 男人幫7169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男性性功能中心主任邱鴻傑說明,包皮是龜頭外的皮膚,通常男性過了青春期,包皮不會再完全蓋住龜頭,但若過了這個時期,仍有上述的困擾,甚至當包皮向後拉時仍無法露出龜頭,此情形稱之為「包莖」,一般會透過手術方式切除,維持龜頭的清潔。 -
產前加入美沙冬替代療法 友善藥癮就醫環境提高產檢利用率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562陳娟瑜研究團隊回溯性世代研究法探討有關鴉片類藥物使用疾患孕婦產前檢查的使用率、早期接受產前服務的相關性。研究人員調查台灣現有藥癮相關巨量資料中,美沙冬替代療法計畫1,700名個案,將孕產婦分為「鴉片類依賴組」與「非鴉片類依賴組」,分析根據生產時產婦的年齡、生產時的孕期周數與生產年月等條件,以及記錄估計的懷孕期、每日美沙冬服用量等資料。 -
愛滋匿名快速篩檢 確診只需50分鐘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224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許多民眾總以為自己沒有那麼倒楣,但國外研究建議,有性行為者一生應至少接受1次愛滋篩檢;如有不安全性行為者,1年應至少進行1次篩檢;如持續有感染風險行為,則建議每3至6個月篩檢1次,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