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感冒藥
-
假流感真過敏 別再傻傻分不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88其實感冒或鼻過敏分辨不易,因感冒前3、4天症狀與過敏都一樣,但感冒可能會發燒、咽喉腫痛,進而分泌黃白鼻涕或痰,這種症狀最多維持一、兩周。而鼻過敏則是流清水鼻涕,且為常年發作,不停地發作,特別是氣候變化的時候更為嚴重的發作,是為特性。 -
年節大掃除 沒吃完的藥品記得這樣處理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4470食藥署指出,若是一般過期或變質的藥品、家庭常見用藥,如錠劑、膠囊,則可放在垃圾袋中,交由清潔隊處理,透過焚化爐高溫焚燒,就能妥善處理這些藥品。例如:沒吃完的感冒藥、在藥局自行購買的藥或成藥、一般處方藥,這些都屬於較低危害藥品,但也不可直接丟在馬桶,應該謹慎處理,先將藥品與外包裝分開,外包裝可回收,但應先塗黑個人資訊。 -
頻尿不停包尿布 原來是尿滯留作祟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699正常膀胱的容量約400ml,排尿後膀胱餘尿應少於50ml。尿滯留是指尿液留在膀胱內,解不出來,或是在排尿之後膀胱中的餘尿過多的情形。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洪峻澤說,尿滯留有分成典型及非典型兩種症狀,若是尿滯留的時間過久,都會對膀胱造成損害。 -
感冒吃成藥沒用 醫:好好休息多喝水康復快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592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台灣2014年因上呼吸道感染至門診就醫患者達585萬人次。調查發現,國人2015年購買感冒成藥每年約新台幣20億元,每年消費6,834萬顆感冒膠囊或感冒錠、300萬瓶100c.c.感冒糖漿、6公噸感冒熱飲。 -
喉嚨卡卡久咳不癒? 其實是鼻過敏在作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958專業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根據多年臨床經驗指出,門診中經常發現許多患者有慢性咳嗽的困擾,剛開始以為是感冒所引起,但實際上是因為鼻過敏未根治所帶來的後遺症。這類型患者都是因為鼻過敏或是慢性發炎引發,而有不停分泌鼻涕或有鼻黏膜腫大的問題,長期因鼻內分泌物加上鼻粘膜腫大阻塞,因此無法順利從鼻孔排出,以致倒流入鼻咽腔和喉部造成慢性發炎,才會引發上述種種不適的情形。 -
非處方藥換新裝 電視廣告成藥為首批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155食藥署簡任技正祁若鳳指出,非處方用藥是指不需處方箋,就可在藥局買到藥物,目前國內約有7,000多項非處方藥品,將分階段更換包裝,預計108年12月31日之前全面改裝完畢。這次非處方藥換裝3大重點為,提供民眾易懂的藥品資訊;內容固定位置,一目了然;增加視障者了解藥品資訊的輔助措施。 -
家庭醫藥箱如何管理? 藥師教你這樣做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06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藥劑科藥師柯瑩蓮表示,家庭常備藥除了個別需要的長期用藥之外,備量不可過多,約3至5日的劑量即可,以免因為備量過多造成醫藥用品過期、浪費。 -
口罩重複使用成過敏原 加重鼻過敏症狀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34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表示,一般口罩主要在阻絕外界粉塵、細菌、菸味,或冷風直接與口鼻接觸,鼻過敏患者戴上口罩雖可舒緩打噴嚏症狀,卻無法完全防堵過敏原被吸入鼻腔。值得提醒的是,許多民眾重複使用口罩,結果濾網被口水弄溼,口罩纖維變大,阻隔效果下降,反而黏附更多懸浮粒子,孳生病菌,並造成為新過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