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感染科
-
廚師肝腎受損險喪命!竟是少見傳染病 這幾類族群小心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661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感染科主任王登鶴表示,鉤端螺旋體為細桿狀螺旋型,主要宿主包括鼠、犬、豬、牛、羊、馬等動物,為人畜共通病。感染的病人其臨床症狀為高燒、全身酸痛、乏力、結膜充血、淋巴結腫大。重者可併發肺出血、黃膽、胸膜炎和腎衰竭。 -
人類壽命縮短1.8年! 忽略抗藥性問題將引發全球危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78一項研究顯示,如抗藥性危機持續惡化,2050台灣一年超過3.3萬人死於抗藥性感染,占總死亡人數的1/5。每年11月為「世界抗生素認知週」,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攜手衛福部疾管署、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及台灣感染管制學會舉辦「抗生素衛教巴士」展覽,盼透過展覽,提升全民對正確使用抗生素的認識,提醒民眾抗藥性的嚴重性。 -
兒童流感治療指引更新 5歲以上病童服新藥可縮短療程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58兒童感染症醫學會10月8日提出新版「台灣兒童流感治療指引」,建議5歲以上病童使用新型口服抗病毒藥物,可有效縮短流感療程,並降低流感傳播。 -
日本黴漿菌疫情創10年新高 專家示警:旅日前做好預防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687日本爆發大規模黴漿菌肺炎疫情,為近10年同期新高,且不少病人出現抗藥性,增加治療難度。對此,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提醒,赴日旅遊民眾,小朋友為高風險族群,建議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時務必戴上口罩。 -
婦驗出抗藥性綠膿桿菌差點無藥救 醫籲:勿濫用抗生素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451台中慈濟醫院感染科主任王瑞興說明,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CDC) 監測統計,抗藥性案例逐年攀升,尤其癌症化療、自體免疫疾病、器官移植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這些免疫系統不佳及需長期臥床的病人,其呼吸道、泌尿道等細菌感染風險較高於一般人,都要特別注意。 -
麻疹傳染力強!出國前做好預防 醫提醒接種MMR疫苗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04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感染科主任賴新豪提醒,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種MMR疫苗,民眾如要前往麻疹流行區國家前,可先至家庭醫學科、感染科等門診評估接種需求,透過打疫苗和採取預防措施,防止病毒感染。 -
新冠確診潮再現! 感染科醫:突變後新病毒傳染力更強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6808新冠疫情爆發至今3年多,台灣雖已邁入「疫後新生活」,但近來全台各地醫療機構又現確診潮。羅東博愛醫院感染科盧進德醫師表示,新冠病毒並沒有消失,而是出現突變。因此,過去施打的疫苗抗體無法再發揮保護力,曾確診者也對突變後的病毒株沒有抵抗力。他呼籲,新病毒傳染力變強,防疫的螺絲必須重新栓牢。 -
新冠疫情又進入流行期 莫德納研發新冠與流感混合疫苗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6588國內新冠疫情進入第6波流行期,來勢洶洶!然而,在新冠疫情之後,願意施打新冠疫苗的人愈來愈少,莫德納於本月10日宣布,成功開發出新冠、流感混合疫苗「mRNA-1083」,晚期臨床試驗證實,對年長者來說,可以產生比單一疫苗更好的免疫反應,最快預計於2025年秋季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