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感染科
-
台大醫院新書《那些病毒教我們的事》 回顧大疫年紀事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43新冠疫情來到第3年,迎接曙光之際,台大醫院將這兩年多的經驗為文成書,讓我們能夠反思《那些病毒教我們的事》。在2020年初,醫院發訊息提醒同仁,關注在中國武漢的肺炎感染案;1月6日啟動雙重檢傷與特別診分流機制,才能在1月底發現國內第2例確診個案。當日啟動院級疫情中心會議,並且每日密集向各部門公開院內情形,且修訂資訊,包含更新檢傷標準以及員工健康監測等。 -
憂心抗生素有抗藥性問題!北榮宣導服藥原則 籲別濫用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365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憂心表示,新藥研發的速度趕不上病菌演化速度,對於癌症化療病人或是免疫低下者是一大威脅,在未來恐面臨無抗生素可醫治的狀況。因此,台北榮總即日起至12月5日推出「抗生素合理使用巴士巡迴展」進行衛教宣導。 -
打次世代疫苗也會感染 打還是不打?感染科醫師給建議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066莫德納BA.5次世代疫苗在11月18日開打,在當日長庚醫院在台北田徑場開設的接種站,預約全滿,打氣優秀。另外指揮中心發言人在21日說明次世代疫苗的接種人數總共為3667人次,BA.1雙價疫苗共接種 408人次, BA.5則接種3259人次。然疫情緩步下降,每日的確診數仍有萬位數,有不少人認為有打疫苗還是會感染,那乾脆不要打好了。對此醫師持反對意見。
-
感染科專家憂未來恐爆發BQ.1疫情 單日可能新增3萬例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28有感染科專家認為,11月底將爆發BQ.1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16)日表示,疫情一定有起伏,下波在哪個時間就很難確定。至於哪一支變異株會入侵,仍須透過監測繼續觀察,是否會發展為主流株。國際常見的變異株BQ.1、XBB都出現本土個案,不少專家認為接下來將有新1波疫情,2023年1月初將爆發XBB疫情。王必勝表示,各界一致認為疫情不會完全無起伏,但是在12月或1 月都很難確定。當然主流病毒株是哪支,仍須透過監測繼續觀察。 -
幼童「免疫負債」呼吸道融合病毒猖獗 基層醫師給建議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649近期因免疫負債,造成流感疫情升溫。多名醫師提醒幼童應及早接種疫苗。除了大家熟悉的流感外,也有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台大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示警,這次流感疫苗為H3N2,可謂是「猜對了」!同時學齡前兒童也是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如果能接種疫苗,將可有效保障孩子降低危害。 -
李秉穎提醒疫情還沒落幕! 何時結束?莊人祥提出指標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969隨著各國邊境解封,口罩令即將放寬,出國玩的人又增加,不少人認為「疫情總算結束了!」。不過,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認為,COVID-19的重症低於流感,才算是「疫情結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除了重症、死亡率降低,疫苗、口服抗病毒藥物整備與監測都必須走向常規,才能視同流感。 -
4位愛滋感染者有1人曾被拒診 各界齊打造「友善醫療」
兩性關係 / 愛滋病防治249810月底的同志大遊行,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曾上台宣講,說明我國的愛滋病防治相關進程並且鼓勵各界消弭對感染者之偏見。然各界對於愛滋病的疑慮仍未解,不少感染者想就醫卻被技術性針對。近年醫學界推廣的是U=U,也就是接受治療後,測不到病毒就不具傳染力。阿學表示,近年U=U的觀念被廣泛推廣,醫療侵權漸有改善,有愈來愈多感染者願意站出來爭取權益。同時社會對於感染者的態度也漸趨正面,並且願意提供更多協助。羅一鈞表示,國內愛滋指定醫院已有80多家,病友已經可在70多家指定藥局領藥,未來愛滋病友領藥將可更加方便。 -
黃立民示警RSV病毒感染多名幼童 無疫苗僅能這樣防範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402國內疫情稍緩,然秋冬季節常見的呼吸道疾病蠢蠢欲動,隨時可能造成新一波流行。除了大家熟悉的流感外,也有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台大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示警,強調應及早接種流感疫苗,以及透過勤洗手、戴口罩來防範RS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