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感染者
-
秋冬3大呼吸道病毒齊發威!RSV成為僅次於流感的第2大呼吸道病原 一年四季皆流行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582流感、新冠等兩大公費疫苗於10月開打,打氣超乎預期,創立年新高紀錄。然疾管署統計,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每週感染案例數已超越新冠肺炎,僅次於流感的第2大呼吸道病原。專家提醒,感染RSV死亡率比新冠疫情高17%、比流感高2倍,提醒民眾接種疫苗。 -
醫揭9成萎縮性胃炎與幽門桿菌有關! 恐增7倍胃癌風險
癌症新知 / 胃癌10595一名65歲婦女長期有胃脹氣、胃痛的情況,只要胃痛便會去藥局自行買藥服用,剛開始改善效果很好,但時間久了以後藥效越來越差,因此求助國泰醫院消化內科陳柏諺醫師的門診,胃鏡檢查發現胃部有萎縮性胃炎、同時幽門桿菌檢查為陽性,經殺菌治療後症狀已大幅改善,後續於門診定期追蹤胃鏡。 -
愛滋病去污名化!醫揭科學觀念 測不到病毒不具傳染力
兩性關係 / 愛滋病防治16714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家醫科醫師江瑞坤說明,日常生活中的擁抱、握手、共餐、使用公共設施,甚至被蚊蟲叮咬都不會傳染HIV,民眾不需過度恐慌。隨著醫療科技進步,愛滋已從過去的絕症轉變為可長期控制的慢性疾病,感染者只要接受適當治療與規律追蹤,便能擁有與一般人無異的壽命與生活品質。 -
斐濟10歲男童染愛滋疫 「藍牙輸血」直接共用血液釀禍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794南太平洋島國斐濟這個人口不到百萬的小國,愛滋病感染人數逐年暴增,近期令人心驚的是,當地出現年僅10歲的感染者,而15歲以下患者從2023年的11例飆升至2024年的41例。這場疫情的核心禍首,是名為「藍牙輸血」的危險行為—吸毒者將毒品注射入體內後抽出自己的血液,再依序注射到下一個人體內,使多人共用一支針筒,這是針對血液傳播疾病不可輕忽的警鐘。 -
防疫功臣莊人祥自曝罹患胃癌 50歲以下患者正快速增加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425曾在新冠疫情期間為台灣防疫奮戰的衛福部常務次長莊人祥,日前證實去年擔任疾管署署長時診斷出胃癌。這位被譽為「防疫五月天」的公衛專家,在疫情最嚴峻時期擔任指揮中心發言人超過3年,如今傳出罹癌消息令各界震驚。所幸在榮總醫療團隊悉心治療下,莊人祥次長目前恢復良好,他也樂觀表示「祖上有燒香」,感謝醫療團隊與家人的支持。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們,胃癌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及早發現與預防至關重要。 -
流感進入流行期!第1階段公費流感疫苗 10月1日開打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8002上週(9/21-9/27)類流感門急診就診計12萬9831人次,較前1週上升10.2%,已處於流行期。疾管署宣布,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第1階段將於10月1日開打,今年共採購686萬劑流感疫苗,呼籲符合接種資格的民眾,儘快接種疫苗。 -
「蘋果病」懷孕中期風險最高! 孕婦感染恐致胎兒死亡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117台安醫院婦產科蔡可欣醫師表示,「蘋果病」學名傳染性紅斑,因患者雙頰鮮紅如蘋果得名。病毒透過飛沫傳播,初期症狀似感冒,包括低燒、疲倦等,1週後雙頰出現典型紅疹,接著軀幹四肢現網狀皮疹。健康兒童多數症狀輕微會自癒,但兩成感染者無症狀,增加防控難度。蔡醫師建議預防方法包括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
短短3週從清醒變失智? 隱球菌腦膜炎偽裝成老年癡呆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692一名八旬退休教師原是思路敏銳,對數字計算毫不含糊的人,卻在短短3週內變得反應遲鈍、認知混亂。家人以為是年齡造成的失智症狀,直到求診才發現,是感染上一種會偽裝成失智症表現的致命黴菌「隱球菌」,此病菌是2022年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全球最危險的真菌病原體之一,每年奪走約18萬人性命,而此案例正是典型病例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