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感染
-
糖尿病患手腳血循不良! 醫曝保暖重點防範心血管疾病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090目前台灣已超過200萬人罹患糖尿病,且9成以上為第2型糖尿病人,由於其合併腎病變及心衰竭的人數及比率皆逐年攀升,且心衰竭病患近4成5合併有糖尿病,顯示糖尿病患為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振興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李文齡指出,由於人體血管在天冷時會快速收縮,導致血壓上升、心跳起伏,容易引發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等急症,糖尿病患應格外留意注重保暖。 -
流感、腹瀉持續!新冠重症仍新增 高風險族群快打疫苗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771腹瀉疫情嚴峻,上周全國共21萬1256人次因腹瀉而至門診急診就醫,而發病原因主要為傳染力極高的諾羅病毒,疾管署提醒,民眾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臨床醫師則呼籲,使用公廁時,最好不要滑手機,才能降低感染風險。 -
奇美醫護團隊到府照護 助慢性肺阻塞患者恢復自理能力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5161名56歲的陳男是長期吸菸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又稱慢性肺阻塞、COPD),日前因咳嗽及呼吸困難加劇,夜間至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急診求診,經診斷為慢性肺阻塞急性發作,後因慢性肺阻塞急性發作影響生活,經醫療團隊評估助陳男申請居家醫療服務,數周恢復生活品質。 -
別輕忽!感冒也可能致命 醫師提醒常見迷思及注意事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91李宏信醫師進一步說明,尤其是體弱者或老年人,由於身體無法有效產生抗體,有時甚至不太會發高燒而疏忽,通常人體的發燒機制可以抑制細菌的發展及發汗排毒,幫助消除病毒而痊癒,但部分體虛的人的身體「可能連發燒對抗病毒的能力都沒有」,使得病情容易被忽視,「所以要改變觀念,不要誤認為不發高燒就不嚴重,誤判病情的危險程度,而忽略致命危機」。 -
結核病防治新策略!強化潛伏性結核檢驗 降低發病風險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461台灣結核病防治工作持續取得成效,但結核病的威脅仍不容忽視。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的最新統計資料,台灣的結核病發病率雖有所下降,但每年仍有6000多例新發病例,且潛伏性結核的比例亦不容小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詹雲翔指出,根據疾管署統計,2023年台灣結核病新發病例數為6,584例,每10萬人口發生率為28.2人。 -
胃部基質瘤發生率上升!僅次於胃癌 胃鏡微創術新趨勢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44752歲陳先生在例行健康檢查時,透過胃鏡意外發現胃上體部有一個黏膜下腫瘤。為了進一步確診,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鍾承軒安排了內視鏡超音波檢查,結果顯示腫瘤源自胃的肌肉層。經綜合評估後,鍾承軒醫師立即為陳先生進行內視鏡全層腫瘤切除術,完整且成功的將腫瘤切除,並運用「內視鏡縫合系統」精準修補切除後的胃壁缺損。手術後,陳先生恢復順利,隔日即可進食,並於術後第3天順利出院,康復進展順利迅速令人欣喜。 -
發癢小水泡常無預警突襲手腳? 醫傳授6招遠離汗皰疹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04汗皰疹常常在1年裡的某些時間點出現,可能會在手部、腳趾水泡冒出群聚小水泡,往往癢到不舒服,甚至讓人心神不寧。許多人想要釐清與汗皰疹相關的致病因子,並了解究竟什麼原因容易促使汗皰疹發作?外科醫師白映俞帶領大家一起來看看。 -
腹痛一定是腸胃炎? 醫師教辨別食物中毒和腸胃炎異同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98台灣是美食天堂,新奇百變的食物應有盡有,若處理不當就容易引發食物中毒或腸胃炎,而食物中毒和腸胃炎雖然表現出類似的症狀,如腹痛、嘔吐和水狀腹瀉,但它們的成因及應對方式有所不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急診科主任洪子堯指出,食物中毒通常由食用了含有有害細菌、病毒或毒素的食物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