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憤怒
-
逾五成RA病友不遵從醫囑 其中二成故意不服藥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173「到底為什麼是我?我不甘心!」65歲的范女士,平常最大的興趣就是編織毛衣,家中老小的毛衣都是由她一手包辦,但30年前,范女士開始時常感到全身疼痛,到處求神問卜未果,後來連手指關節也開始疼痛不已,再也無法為心愛的家人編織毛衣。 -
沉迷線上遊戲恐成病 電玩失調症列入疾病編碼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165手機遊戲、網路遊戲等電玩已經成為兒童、青少年生活的一部份,但眾多研究發現,電玩具有成癮風險,為此,世界衛生組織(WHO)將「電玩失調症」(Gaming disorder)列入疾病,提醒各國正視這項可怕的文明病。 -
家有重病毛小孩 主人罹患憂鬱風險高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5770俄亥俄肯特州立大學發表於《獸醫記錄》的研究指出,照顧長期重病或臨終的寵物時,易引發飼養者的憂鬱及焦慮情緒。建議照顧者應有心理準備,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
-
愛生氣睡不好? 研究:情緒影響睡眠品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287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心理學家進行一項研究,找來436名志願者完成有關憤怒的調查問卷,並依據參與者的易怒及生氣程度將其分組,同時,也於這些參與者睡覺時進行全程的睡眠監控,以觀察生氣情緒與睡眠品質是否有相關。 -
孤獨死年輕化 親友莫忽視自殺警訊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436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陳家駒表示,受到憂鬱、孤寂、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長期折磨之下,往往是壓垮生命的最後一根稻草。不過憂鬱的發生多半不是單一因素所引起,大致可分為:外因累積,如壓力事件、重大疾病或創傷等,或有藥物、酒精成癮行為;內在因素,如家族病史、腦部或內分泌疾病等;自我認知性因素,如有負面人格特質、親友關係疏離者。
-
正視青少年壓力問題 父母師長應同理心對待
醫美減重 / 心靈成長4655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佳佐表示,有些青少年的壓力來自於家庭或父母,原因在於青少年時期,其實已經是孩子成長的一個新階段,如果父母仍用孩童時期的權威式管教法來對待孩子,久了便會給其帶來壓力,親子關係也會因此而變得越來越疏離。
-
年長者體悟人生百態 以接納取代焦慮與憤怒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613根據刊載於2017年9月《大家健康雜誌》引述《人格與社會心理期刊》的研究表示,該研究以340名21至73歲、近期經歷緊張生活事件的參與者為對象,評估其接納度,追蹤其負面感受、面對實驗室壓力誘導的身體反應、每日生活的負面經驗,以及在6個月後追蹤其負面情緒的呈現狀況。 -
毛小孩柴犬先走一步 他爆瘦10公斤還想自殺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413行政院農委會統計,全台家犬貓數量高達230萬隻,平均每10個台灣民眾,就擁有一隻愛犬或愛貓。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寵物的陪伴能讓飼主紓壓,填補心靈空虛;但天下無不散的筵席,寵物壽命遠短於人類,如何學習調適失落情緒,已經成為現代飼主必修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