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戎祥
-
不只腦會中風!這3部位也常發生 醫:把握復健黃金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883中風主要就是血管阻塞,大家都知道,通往腦部的血管或腦部血管阻塞,就會發生缺血性腦中風。如果以這個概念來看,身體各部位的血管塞住了,也會造成各部位或是器官的中風,那麼身體的哪些部位或器官,比較容易發生血管阻塞呢? -
講座快訊》心肌梗塞恐奪命 胸痛、噁心莫大意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525專業醫師提醒,民眾若平時出現左胸前感覺疼痛或緊縮,伴有頭重腳輕的感覺、或暈眩、盜冷汗、噁心或呼吸困難,甚至合併有喉嚨緊、口角麻的症狀,很有可能是「冠狀動脈粥化」的警訊,應盡速前往就診。一旦延誤病情,恐導至冠狀動脈幾乎完全阻塞,隨時都有可能引發急性心肌梗塞,民眾不可不慎。
-
心跳停止4分鐘內 CPR降低死亡率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044由於心跳停止4到6分鐘內未實施CPR,腦細胞就會有損傷的可能,若延誤至6分鐘以上,即會使腦部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傷,一旦延誤超過10分鐘,腦細胞將因缺氧而導致壞死。因此,應在患者心跳停止的4分鐘內,儘速實施CPR,以減少細胞受傷與死亡。 -
過勞型猝死 8成與心血管相關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284臺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同時也是中華民國心臟學會預防委員的吳孟修醫師表示,猝死的發生多以心因性為主,如心肌梗塞、重度狹心症、心肌病變或嚴重心律不整等。此外,猝死亦常發生於過勞族群,研究顯示,過勞型的猝死有80%以上與心血管疾病有關,如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心律不整等都是可能致命的因子。
-
從徐生明總教練病逝 看心因性猝死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068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對於「猝死」的定義:「凡是一個健康者或病人在穩定的情況下,從發生症狀到死亡時間在六小時以內者稱為猝死」;而近年來研究發現,猝死原因大多是心臟問題所造成,因此又叫作「心因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
糖尿病患應控制膽固醇 以防心血管疾病風險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29根據《一般內科雜誌》(Journal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刊登得最新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平日除了要控制血糖外,也要注意血壓以及壞膽固醇,才可以有效防止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病或中風的發生。 -
年節飲酒勿過量 心房顫動患者慎防中風危機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921在大家的印象中,喝點小酒不僅可以助興,還可以保護心臟。但根據2012年加拿大醫學期刊(CMAJ)的報告指出,55歲以上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患者若過量飲酒,將會增加心房顫動的發生率,尤其是每天飲酒超過五杯的人,更容易發生心房顫動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