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成癮防治科
-
線上賭博風氣盛行!嗜賭症患者遽增 年紀最小只有13歲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73小賭怡情,大部分人都打過撲克牌或麻將,但少部分人卻沉迷其中,常至賭場,或透過網路,賭馬、數字樂透、運動彩券等,成為親友口中的「賭鬼」,北市聯醫院松德院區設立「博弈門診」,迄今2年多,收治394名嗜賭症患者,其中年紀最小個案竟只有13歲。 -
網紅阿滴也做過這治療 經顱磁刺激直接活化大腦免吃藥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424近期有YouTuber出版與憂鬱症對抗之心路歷程,其中有提到他曾嘗試經顱磁刺激(rTMS)。這項療法能夠以電磁感應的物理作用,直接透過機器接觸頭部產生小的電流刺激大腦,產生活化大腦的作用。除了治療憂鬱症以外,也可用在躁鬱症等相關疾病上。 -
被疫情悶壞心情差 醫師門診發現患者酗酒惡習又復發!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621疫情重創許多家庭經濟,也讓不少成功戒酒的民眾又開始「追酒」,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治醫師張祜銘提醒,酒癮再犯時,務必積極就醫,而家人應該給予支持,切勿潑冷水。 -
孩子網路成癮嗎? 網路使用習慣自我篩檢量表一測便知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583小孩不能到校上課,透過網路視訊學習,沒多久接著放暑假,許多家長叫苦連天,除請假在家,還必須擔心小朋友長時間接觸電腦,會不會網路成癮,醫師提醒,父母應該與孩子訂好網路使用規範,限定上網時間,並調整親子溝通模式,減少衝突。 -
習慣小酌1杯助眠 酒精成癮者可能是大腦被綁架了!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016根據國民健康署2017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2017年18歲以上成人過去1年的飲酒率為43%,曾經醉酒盛行率為14.3%。即使是法律不允許飲酒的青少年,12至17歲曾飲酒比率為27.7%,過去1個月飲酒盛行率為8.2%。大家似乎輕視了酒精造成的危害,事實上,酒精造成自己與他人的傷害最為嚴重,甚至遠超過任一毒品。 -
防治酒駕醫療介入 減少悲劇發生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650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醫師郭彥君指出,研究顯示,即便嚴刑峻法,仍有部分的駕駛人一再出現酒駕行為,造成社會傷害及家庭破碎。這一群人當中,不少人為酒癮疾患。 -
全球瘋寶可夢 戶外抓寶有損視力安全堪慮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495為減少長時間緊盯手機螢幕的機會,洪嘉璣建議,用眼30分鐘,應休息10分鐘。玩家可設定遊戲時間,利用鬧鈴提醒自己查看手機的頻率,譬如半小時或1小時才查看一次訊息,以減少投入遊戲時間過多的機會,而影響飲食、睡眠時間或荒廢了課業與工作。 -
年後開工提不起勁 全因「收假症候群」惹禍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6台北市聯醫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治醫師洪敬倫指出,「收假症候群」在精神醫學中並沒有這項診斷,但確實有不少人在長假結束後感到強烈失落、沮喪、焦慮,無心工作,甚至產生厭惡及倦怠,加上長假期間生活作息大亂,導致收假後難以轉換回來,造成失眠,精神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