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成藥
-
寒流來易犯耳鳴、眩暈? 醫揭好發3族群都與1問題有關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727節氣過了冬至,氣溫直線往下滑,低溫甚至下探10度,逼近寒流等級,不少人容易出現耳鳴、眩暈等症狀,受氣溫影響而導致的耳鳴,恐怕與血管阻塞或血液循環不良有關。若是單純只有耳鳴症狀,1年4季的發生率基本上相差不大,不過到了秋冬季節天氣轉涼,正是許多病毒的好發季節,有些人會因為內耳受到病毒感染而產生耳鳴加眩暈症狀,冬季更是好發鼻子過敏的時候,鼻黏膜腫脹,使得耳咽管阻塞,也會誘發耳鳴。 -
金馬得主許志遠因肝癌早逝 8危險因子中1家族史要留意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2540金馬獎得主、知名音樂人許志遠(DJ Point)24日因肝癌病逝,享年48歲!根據110年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肝癌高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死亡人數為7,970人,而去年則有1萬2,035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其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我國主要死因的第10位,死亡人數為4,065人。 -
退燒藥「限購令」來真的? 指揮中心:不希望走實名制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548中國疫情爆發,中國各地傳出醫療體系崩壞的情形。而週邊國家,包含日本、香港甚至澳洲都出現口服退燒藥遭到搶購、掃貨情形,台灣也不例外。衛福部長薛瑞元近日提議針對含有乙醯胺酚成分的藥品祭限購令,食藥署在26日下午將與各大藥廠開會討論因應之道。 -
入冬慎防腦中風!除了改善血循 醫師教你日常做好保健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341節氣進入「冬至」,氣温跳水式下降,使得血管收縮、血壓容易上升,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危機,發生腦中風的機率也隨之提高,通常冬天越冷,體內血液的黏稠度會增高,血管比較容易產生痙攣,血流速度趨緩,如果原來就有高血壓,血壓更會飆高,可能誘發腦出血。錢本文診所院長錢本文醫師表示,臨床上腦中風指的是突然爆發的血管性疾病,不過,動脈血管不會無緣無故地破裂,而是長期下來已潛藏的血管硬化與阻塞持續惡化,一旦這些壓力爆表時就會一發不可收拾。另外,倘若血流不暢使腦內局部受到壓迫,也可能使腦部某一部分失去功能遺留神經症狀,因此血液循環不良也是腦中風常見的主要原因。 -
指揮中心解析中國搶藥潮 羅一鈞曝國內抗病毒藥物存量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845中國爆發搶藥潮,依賴中國提供原料的台灣是否可能造成藥物短缺問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15)日表示,目前中國缺乏的成分為「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的普拿疼,而國內有77張藥證,現在正在持續生產者有47種,推估藥品庫存有5千4百多萬顆,有2.7個月健保用量。且目前有10.6個月的原料藥用量,以原料來看還有足夠用量。 -
大雪養身有法寶!改善過敏怕冷體質 中醫授三九貼敷法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455今年12月7日是24 節氣中的「大雪」節氣,天氣逐轉為寒冷,中醫師吳宛容表示,這時的養生重點為避免風寒邪氣侵入,且需多保暖!由於此時氣喘、過敏性鼻炎患者常復發,建議患者在冬至來臨後,可貼敷「三九貼」。 -
秋冬好發小兒腸胃炎 孩子上吐下瀉補充運動飲料有效?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13念幼稚園的強強,個性活潑好動,最近幾天卻病懨懨,上吐下瀉,家長趕緊陪同就醫,檢查為輪狀病毒所引發病毒性腸胃炎。部分家長擔心孩子拉到脫水,而補充運動飲料,但藥師提醒,運動飲料含有糖分,恐讓腹瀉更嚴重,應給予口服電解液。 -
中暑藥「明通申藥」主成分不足! 共15批回收4.6萬瓶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3201款用於治療中暑的藥品需要回收,食藥署在今(25)日表示,由明通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第2廠生產的「"明通"申藥」(SENYAU "MIN TONG")因主成分不足啟動回收,一共回收約4.6萬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