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手腕
-
北榮成立「手術模擬創新中心」 外科訓練結合人工智慧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3025隨著新冠疫情蔓延,遠距醫療成為趨勢,隨著AI人工智慧、物聯網、5G網路、VR/AR等創新科技問世,醫療領域面臨急遽的科技轉型,加上因疫情關係,年輕住院醫師跟刀學習機會降低,為了提升服務品質,給予病人最佳治療決策,台北榮總特別成立「手術模擬創新中心」,將智慧醫療運用在手術規劃、評估與治療,翻轉外科手術新思維。
-
今年首例境外移入屈公病! 7旬老翁自柬埔寨返國確診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15疾管署6日表示,國內出現今(2022)年首例境外移入屈公病確定病例,為北部本國籍70多歲男性,今年9月中下旬與妻至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柬埔寨旅遊,9月24日自柬埔寨入境於自宅檢疫,同日陸續出現發燒、骨頭痛、肌肉痠痛及四肢出現紅疹等症狀,就醫後因COVID-19 PCR檢驗及登革熱NS1篩檢均為陰性,故再次就醫,經血清檢驗屈公病陽性確診。當事人的妻子及1名同住家人均無疑似症狀,個案目前已無發燒等不適症狀,將持續監測至10月20日。 -
太常運動傷關節?治療師揭迷思 民眾要保養可以這樣做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2399經常運動更容易磨損關節,造成關節不適?謝迪亞物理治療師受訪表示,這是常見錯誤迷思,相較於有運動習慣的族群,活動量少與不運動族群的關節退化及磨損速度更快。另外,運動量不足及久坐容易造成肥胖,而肥胖也是促使關節退化、磨損的強烈危險因子,「缺乏運動更傷關節」才是正確健康觀念。 -
暈車藥吃對時間才有效! 這幾類人使用時尤其注意禁忌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22食藥署表示,暈車藥成分可分為第一代抗組織胺及東莨菪鹼,在使用前,應仔細閱讀藥品仿單,並遵循指示使用,並注意用法用量及相關注意事項,避免過量使用。 -
兒少自殺5年來增加5倍 家扶:心理健康也要定時健檢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038家扶基金會《兒少對自我心情認識和抒發方式調查》發現,國中生有負面情緒比例高於其他兒少學齡層。 -
童綜合醫院用講座慶祝父親節 邀孩子關照父親骨骼健康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383今日(8月8日)為父親節,近日台中市童綜合醫院為了照顧爸爸們的健康,並促進親子間的感情,與童傳盛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大手牽小手 骨骼健康好棒棒」父親節活動,結合童綜合醫院骨質疏鬆照護中心進行現場衛教,共有50多名大小朋友到場,希望參加者都能更加認識骨骼保健重要性,並家人們共度歡樂的時光。 -
主婦手掌麻刺感! 患「腕隧道症候群」復健治療助緩解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275家庭主婦慣用手過度操勞,容易造成腕隧道症候群發作,如手部麻刺感影響生活作息,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徐瑋璟建議,患者可接受超音波神經解套注射治療,減緩不適。 -
中風年輕化!勇敢面對腦中風 把握半年復健期預防失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585據統計,台灣每年新增3至5萬名腦中風患者,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李俊泰指出,每4人中即有1人終其一生會有中風危機,年紀越大,腦中風機率越高,行動不便,或需仰賴旁人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