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手足口
-
上周新增2名腸病毒重症 15歲少年也難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64根據疾管署資料,上周確診2名腸病毒患者,都感染腸病毒71型,分別是北部15歲少年與東部6歲女童。北部少年1月7日至9日出現手抖、肩頸疼痛、發燒、嘔吐症狀,第二次就醫才住院治療,檢驗後確診;東部女童在1月17日發燒、口腔潰瘍、手腳紅疹等,18日嘔吐意識不清收治住院,目前2人都出院。 -
3歲男童腸病毒侵襲腦部 今年第2例死亡個案在台南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608疾管署副署長羅一均表示,今年第2例腸病毒死亡個案,於10月下旬發病,初期症狀類似感感冒,沒有明顯手足口與皰疹性咽峽炎,初診醫師初步用感冒方式治療,然而個案逐漸出現嘔吐與肚子痛等症狀,家長再度送醫治療。 -
腸病毒嚴重恐釀腦炎 保持良好衛生習慣防範未然是上策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98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家庭醫學科主任李秉翰說明,腸病毒的傳染力強,發病前數天到發病後數周都具有傳染力,一旦以口嘴接觸受汙染的玩具就可能發病,因此學校及幼稚園是常見爆發流行的場所。感染後會在手掌、腳掌、膝蓋等處出現許多紅疹及水泡,嘴巴內會出現疼痛性潰瘍,稱之「手足口病」;或是發燒、咽喉潰瘍,稱之「皰疹性咽峽炎」;少數會引起嚴重併發症或死亡。 -
腸病毒疫情升溫 嬰幼兒屬高危險群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06氣溫增高,國內腸病毒輕症疫情持續上升。疾病管制署表示,上周新增兩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為北部新生男嬰感染伊科病毒11型,以及3歲女童感染腸病毒71型。 -
夏日腸病毒大作戰 四大徵兆應緊急送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39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張羅以說明,腸病毒是夏日威脅學童健康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最常見症狀表現分為口腔長小水泡、潰瘍的皰疹性咽峽炎,以及合併手、腳長紅疹的手足口症,兩種都可能有發燒情形。由於腸病毒容易藉由飛沫或糞口傳染,小朋友抵抗力又較弱,因此國小、幼稚園學童是最常見的感染族群,然而嬰幼兒和大人若有接觸病患,也有可能感染。
-
中醫協同西醫抗癌 降低化療副作用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682「癌症患者最忌諱亂補!」簡采汝說,一名癌友因化療而口腔黏膜炎,疼痛不堪,無法進食,以為這是身體太虛,自行服用鹿茸,使得口腔炎更嚴重。從中醫觀點來看,化學及放射治療,屬於傷陰,病患多半需清熱散結,如果錯用食補,則反而有害身體。 -
國光生技獲A+粹煉計畫 加速腸病毒71型疫苗開發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46有鑑於此,國光生技(4142)子公司安特羅生技於2014年取得授權,啟動腸病毒71型疫苗開發,已於2016年初完成此疫苗在幼兒的臨床二期試驗。國光生技亦同時積極開發以符合PIC/S GMP規格之高品質高效率的生物反應器技術生產第二代腸病毒71型疫苗,並已於今年執行以生物反應器生產第二代疫苗之臨床銜接試驗。 -
5歲男童手臂無力 竟因D68型腸病毒所致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024疾病管制署接獲醫院通報1例急性無力肢體麻痺(AFP)個案,其檢體檢出腸病毒D68型(EVD68),實驗室進一步將病毒基因序列進行比對結果發現,與美國株序列相近,這是我國追蹤AFP個案以來,首度檢出EVD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