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找工作
-
失業傷薪又傷心! 離職薪資水準短期難恢復壓力恐倍增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252中研院學者最新研究發現,上班族如非自願失業,隔年平均收入減6成以上,在10年內,難以回復失業前薪資水準,心理健康求診次數平均增逾1成,精神醫療費用增逾5成。 -
小心誤觸求職陷阱!盤點6大求職注意事項 揭詐騙手段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845先前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許多人面臨失業或減薪的困境,急需找到新的工作機會。然而求職市場上充斥著各種詐騙陷阱,不法集團利用民眾的求職需求,設計出誘惑或威脅的手法,不少人在不知不覺中被騙走金錢或個資,甚至遭到人身傷害。如何辨別真假工作,避免成為詐騙集團的下一個目標?《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求職注意事項」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6大求職注意事項。 -
2021年失業率創7年以來新高 保持正念可減少求職憂鬱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489該研究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學者進行,研究對象為平均年齡37歲,有40%為女性,共177位,平均已失業28天,每周以網路調查邀請受試者填寫問卷,像詢問是否感到氣餒或憂鬱等,持續共20周。結果發現,積極求職者比求職態度較放鬆者有較健康的心理狀態。 -
疫情爆發職場困擾讓焦慮上身 精神科醫師傳授6招自救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113施姸安醫師提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層面廣,今年的情況又較去年更加嚴重,首先明顯受到衝擊的就是工作經濟問題,收入減少影響生活;家人長時間在家,更容易放大相處問題,爭執衝突的頻率增加;也會擔心染疫的可能;對未來更加充滿不確定感,不知道要如何規劃未來,以上種種都是造成壓力引起焦慮的因素之一。 -
講座報名/破解耳鳴眩暈迷思 李宏信醫師健康開講
醫藥衛生 / 名家開講3248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指出,耳鳴不只是中老年人才可能發生,其實耳鳴跟壓力情緒、工作環境、飲食習慣與生活型態皆息息相關,無形中皆會間接導致內耳血管過度收縮阻塞,引發內耳神經組織缺血或養分不足,使內耳神經萎縮退化病變,產生耳鳴或聽力衰退症狀。 -
疫情影響經濟無薪假人口破2萬 壓力型耳鳴患者激增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01耳鳴初期發作聲音不大、時間也不長,因此一般人會覺得不太嚴重,症狀輕者只要多休息則可不藥而癒,但時間一久雜音會逐漸大聲,發作時間也變長,有的24小時不停止,更甚者聲音變大或有尖叫聲,更人感到痛苦而難以忍受,若至此時才看就醫,治療難度也會增加,治療成果也難以達到病人期待,以為無法治療,其實只要耐心服藥治療半年,嚴重者可能須花費更多時間才能逐漸改善,病人與醫師必須有耐心共同合作來治療頑固的耳鳴症。 -
疫情解封正逢畢業求職潮 打理門面牙科整牙、美白夯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4219傳統面相學認為齒列狀況會影響運勢,暴牙、齒縫明顯、牙齒黑黃等齒相不佳者,財運方面可能較為不理想。然而,就醫學的角度來說,除了美觀之外,齒列對於咀嚼、口腔健康等的影響更為重要。 -
學習語言多動腦 可延緩阿茲海默症病程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8語言能力好一點,擁有多種語言能力,即使不幸罹患阿茲海默症,也可能延緩病程進展速度。國外一項研究證實了這個論點,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神經外科主任詹金烈指出,語言能力是固定的,建議民眾退休後還是應該多動腦,尋找生活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