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拿藥
-
1罩難求慢性病患不敢回診 這些聲音政府都聽見了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930目前全台口罩在徵用與效能全開下,每天生產約400萬片,相對先前增加約70萬片,行政院發言人Kolas對外表示,多出口罩基本優先給予醫療院所與慢性病患者。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特殊醫療的慢性病病患,目前每日提供總量13萬片口罩,經醫療院所評估確認,可以在登記部門每日登記領取。 -
嘴巴破洞免疫力下降惹禍 若持續2周以上可能癌上身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7604新光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徐英碩表示,大部分口內黏膜潰瘍,都是由皰疹病毒引起,這些病毒平時常駐在神經原周邊,由免疫細胞所抑制。但假使睡眠不足、壓力過大、飲食不正常等因素,導致免疫力下降,無法控制寄生病毒時,它們就會出來作祟,藉由攻擊細胞膜來大量繁殖。 -
用藥NG行為「補吃」最常見 專家提供建議避免副作用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945謝蕙霞藥師指出,「補吃」是3大用藥NG行為之1,也是造成病情控制不好的主因,如有類似情況,應要掌握「時間切半」原則。例如,醫生指示4小時吃藥1次,萬一超過2小時沒吃藥,就建議不要補吃,避免距離2次服藥時間太接近,導致藥物在體內濃度過高,增加副作用風險。 -
中醫對付頑強乾癬 需配合飲食與作息調整減少復發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939中醫師鄭愛蓮指出,有1位30多歲的乾癬病人,從10幾歲就開始發病,看過西醫也有吃藥,但是一停藥就又全身發作。後來,他改以中醫調理治療,2年後症狀雖有明顯改善,卻不再回來看診,只有在偶爾發作時會回來拿藥,斷斷續續地治療,卻一直沒有根治。 -
男嬰泌尿道感染反覆發燒 引發急性「大葉性腎盂腎炎」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745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童腎臟科主治醫師陳劍韜表示,黃小弟反覆發燒多日且沒有合併其他明顯症狀,故父母認為過幾天應該就會好,只是吃了藥卻仍不見好轉,決定轉由醫院檢查,發現白血球指數竟高達3萬5千,血液發炎指數超過正常值13倍,且尿液常規檢查白血球指數也破千。 -
國光生技力拚轉虧為盈 今年營收可望翻倍成長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49國光生技發言人潘飛表示,22.75億元的增資案上月底也已完成,增資後預定投入第2充填線建置,最快將在後年投入量產,除滿足本身及客戶未來需求外,亦可因應全球對無菌充填不斷擴大的需求。法人指出,一旦第2充填線後年正式投產後,再加上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市場對流感疫苗、腸病毒疫苗的需求,後年起將有爆發性成長。 -
憂鬱焦慮與下泌尿道有共病關係 醫師建議跨科別轉介治療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3169黃隆正表示,一般人可能認為大腦跟膀胱沒有關聯,但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與婦產部婦女泌尿科聯合研究卻發現,憂鬱症及焦慮症是最常見的輕型精神疾病,且2者常一起發生,台灣憂鬱症與焦慮症合計的盛行率約24%,常因壓力引發,也有先天體質因素。此外,也跟一些慢性疾病有關,這些共病會對預後有不良影響,也會進一步惡化生活品質。 -
胸主動脈瘤剝離壓迫返喉神經 導致喉嚨沙啞聲帶異常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818主動脈瘤是指主動脈壁異常膨大,由於人的血管由內膜、中膜和外膜所構成,而主動脈是人體最大的血管,當血管內膜異常變大,導致管壁變薄,就如同吹氣球一般,膨脹到一定程度便會破掉,若無及時處理,恐有致命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