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排便習慣
-
大腸憩室症導致泌尿道感染! 7旬老翁突高燒昏厥送醫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990預防大腸憩室症及相關併發症的關鍵,在於保持大腸健康,光田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李彥志表示,台灣美食雖多但仍要攝取足量蔬果,多補充水分,確保腸道能獲得充足膳食纖維,使順暢排便,定期運動、養成規律排便習慣,避免久坐和便秘,才不易形成大腸憩室炎等症狀。 -
狗身上有腫塊要警覺! 研究證實某些犬種罹癌死亡率高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36651篇被刊登在期刊《皇家學會開放科學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上研究證實,從狗狗的體型與研究發現並說明了與癌症發生的關聯性,研究者蒐集觀察85個品種狗,結果發現,平毛獵犬罹癌死亡率顯著升高,蘇格蘭㹴犬、伯恩山犬、鬥牛獒等罹癌風險也比其他品種高出了50%,至於杜賓犬則是平均罹癌死亡率最低。 -
愛吃高油、高糖食物小心腸胃鬧脾氣 學會5招消除脹氣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641平時你是否常在忙碌過後,找尋各種美食來犒賞自己?美食下肚後,胃腸就得開始工作,將食物進行消化、吸收,但如果暴飲暴食、攝取過多高油高糖的食物,可能會讓胃腸功能異常,導致脹氣、胃食道逆流等讓人不適的症狀,不僅影響生活品質,還可能發生症狀持續或加劇的狀況。食藥署提醒,這些症狀造成的原因、緩解方法,以及就醫時機,都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
腸躁症會改變排便形狀? 養成健康生活5習慣降低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936腸躁症是1種功能性腸胃道疾病,一旦患病,便會容易出現反覆腹痛和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其中排便習慣改變包括大便形狀或頻率異常,全球近5至10%的人口,都有這方面的問題,近期1項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BMJ Journal)研究發現,若想改善腸躁症不適症狀,或是預防腸躁症發生,就應養成5種健康好習慣,即可降低發病風險。 -
便秘太依賴瀉劑恐傷身! 專家揭5大瀉劑種類與副作用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941在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步調中,即便是蹲馬桶的時間,也被視為奢侈之事,加上飲食不均衡、作息不正常,便秘問題困擾著許多人,有些人不得不依賴藥品解決排便問題。然而,在眾多瀉劑中,我們應該如何明智地選擇,以確保腸道的健康呢?食藥署將於本文提供在瀉劑選擇方面的相關知識。 -
大腸直腸癌怕轉移惡化 術中放射線治療精準打擊癌細胞
癌症新知 / 腸癌12019依據衛生福利部109年癌症登記報告,國人10大癌症發生排行中,大腸癌已連續15年居冠!大腸直腸癌因初期症狀不明顯,所以很多人難以察覺,有些患者發現時常是中後期,癌症已轉移到其他部位,往往增加治療的難度。 -
奪命於無形!網議10大癌症類型 有症狀出現勿拖延就醫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4230根據衛福部統計,2022年台人10大死因中第1位為「癌症」,蟬聯多年國人死亡原因冠軍,讓人聞之喪膽,因此我們就針對「癌症」相關話題進行觀測,一起了解網友熱議的癌症類型有哪些。《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癌症」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癌症類型排行。 -
晚期腸癌新希望!標靶合併化療縮小腫瘤 有利手術治療
癌症新知 / 腸癌81424根據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09年大腸直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6,829人,已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第1名,每年約有6,000多人死於大腸直腸癌。所幸,沒有發生RAS基因突變的患者,臨床上已有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可使用,有望縮小腫瘤、提升手術切除機會;就算無法手術,亦可延長存活期,為患者帶來長期疾病控制、甚至治癒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