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擁擠
-
疫情趨緩!莊人祥:口罩分階鬆綁 11月擬討論戶外免戴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940疫情持續趨緩並且脫離高原期,在11月14日即將迎接縮短確診者隔離天數時,近期各界關注的是「口罩令」的鬆綁。我們有希望見到不戴口罩的時刻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國內口罩政策將分階段鬆綁,目前正在蒐集資料,朝戶外不強制佩戴的方向研議,預計在11月啟動討論。 -
梨泰院踩踏推擠為何致命? 急診醫師:壓迫性窒息釀禍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454南韓首爾梨泰院的萬聖節活動爆發多人踩踏事故,造成近156人死亡與多人受傷,是南韓世越號沉沒事後最大的傷亡事件。現場有相當多的影片,看出當地的人潮已經擠爆小巷子,人群甚至堆疊成好幾層;更令人驚駭的是腹部腫脹的傷患。醫師認為,當有人因缺氧昏迷,便會無力倒地,造成更多的推擠力量。這些傷患很可能已有腹腔內出血。 -
梨泰院踩踏事件若真實發生如何自保? 消防隊員授錦囊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785南韓梨泰院的萬聖節活動爆發多人踩踏事故,造成上百人死亡與多人受傷。在各界都想知道為何會發生這起悲劇時,許多人回想起台灣也經常有多人群聚活動:跨年晚會、演唱會、商展,甚至是購物中心,任何地方都有可能發生。雖大家總會說「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但要是自己就在那裏工作或有任何理由一定要去呢?或是風險已經發生了?《NOW健康》邀請消防隊員分析碰上這類狀況該如何自救。 -
本土今年首例百日咳 10多歲少年喉嚨痛1個月住院確診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35疾管署今(19)日公布今(2022)年國內首例百日咳確定病例,為北部10多歲男性,已接種5劑五合一相關疫苗,於9月20日出現喉嚨痛、咳嗽、發燒且胸痛、頭痛症狀,9月20至10月4日間陸續就醫,因症狀持續未改善,10月6日收治住院,採檢通報後於10月18日確診,目前個案症狀已改善且病況穩定,持續住院治療中。 -
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者增! 醫院2周內收治6名嬰兒病患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32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江明洲指出,台灣自2021年爆發COVID-19疫情後,因為政府宣導與全民配合勤洗手、戴口罩,已連續15個月沒有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個案。如今隨著防疫政策鬆綁、疫情解封,今年官方報告的首例RSV感染病例已在9月出現。 -
0+7上路前勿忘3+4 指揮中心重申解封後自主防疫規定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02近日熱議的關鍵字,肯定是解封。明(13)日就是0+7上路首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在12日0時之前入境仍適用3+4規範,首先要全程配戴口罩且不可用餐與去人潮擁擠處。13日起0+7居家簡易在自主防疫期間必須延後非必要醫療以及禁止探病等。 -
剎車釀空汙! 研究:「非尾氣排放」金屬微粒有害健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213汽機車所排放的廢氣,為都會區懸浮微粒的主要來源,國內1項研究發現,髒空氣中的鐵、錳、銅等物質並非全部均來自機汽車廢氣,還包括車輛走走停停,剎車碟盤磨損,也就是車輛煞車所產生金屬微粒,都會危害人體健康。 -
大量疫苗屆效浪費公帑? 王必勝:為超前部屬必定發生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3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到2022年9月止,政府自購5351萬劑各廠牌疫苗,有350萬劑、約6.5%疫苗過期報銷,價值大約約12億元;其中高端疫苗報銷5億元居冠。今(26)日指揮官王必勝表示,為提供國人充足疫苗,一定會有疫苗屆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