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攝影展
-
台灣早產兒基金會攝影展 40幅影像見證微小生命的奇蹟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889台灣每10位新生兒就有1位是早產兒。台灣早產兒基金會與國際獅子會300B2區、新北市新碧獅子會共同舉辦「尋『早』幸福微小時刻,回到最初的感動」攝影展,10月4日於新光三越台北信義A9館B2盛大開幕,衛生福利部次長莊人祥也親臨現場。展覽匯集橫跨12年的40幅珍貴影像,從保溫箱裡的微弱呼吸到勇敢成長的身影,每張照片都是父母堅持守護的見證,喚起社會對早產兒家庭的關注與支持。 -
早期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患者 她持續用藥活出精彩人生
癌症新知 / 乳癌9776口服標靶藥CDK4/6抑制劑問世,讓轉移性荷爾蒙陽性乳癌治療出現曙光,且隨著健保逐步擴大給付,越來越多病友能有效控制病情、延長存活期且維持生活品質。然而,有不少病友像59歲陳太太一樣,在用藥2年給付期滿後,希望控制病情,選擇自費繼續用藥延命。醫師表示,轉移性乳癌的治療目標在於延緩疾病惡化並維持生活品質,呼籲治療有效的病友應持續用藥不中斷。 -
癌症希望基金會巡迴攝影展 鼓勵女性癌友綻放美麗人生
癌症新知 / 乳癌5432癌症在台灣已經蟬聯42年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每年都有5萬人的生命被癌症所奪走。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特別舉辦「SHERO’S Beauty美麗綻放.女力無所畏 」攝影巡迴展,透過攝影作品呈現9位不同女性癌友的生命歷程,和民眾分享她們如何從驚慌到接納,為自己綻放美麗人生。 -
不是醫生也能成為無國界醫生成員 揭開無國界醫生面紗
醫藥衛生 / NOW人物3798不少人從新聞或影劇,多少知道台灣有些醫護人員會在戰場進行急救傷患的任務,例如《麻醉風暴2》主角蕭政勳(黃健瑋飾)前往約旦前線進行急救任務。現實生活中,大家經常聽過有不少醫師會前往戰線進行醫療與急救任務。 -
職能治療師陪精神康復者走過幽谷 去汙名找回正面形象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552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文山職能工作坊於2023年1月3日至13日舉辦「I WATCH-精神康復者的內心與視野」展覽,展出工作坊內學員的繪畫、攝影作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職能治療科李淑君主任表示,多年來松德院區專精於精神醫療領域,並同時創新許多精神康復者去汙名(de-stigmatization)作為,以提升社區精神健康識能。 -
無國界醫生50週年 《前線:醫療與紀實》攝影傳達悲喜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790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從新聞、影劇或書籍中認識主動奔赴戰場執行醫療工作,搶救災民的「無國界醫生」。近年疫情、戰亂頻仍,站在前線服務的無國界醫生,格外重要。國際組織「無國界醫生」在高雄美術館展出《前線:醫療與紀實》紀實攝影展,透過當代紀實影像的生命力,使世界各地的戰亂傳遞到民眾眼前。
-
魏如萱自曝曾被嘲笑外貌 與顱顏患者定義《看見改變》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508歌手魏如萱自曝自己曾因意外,左右眼睛大小不同,使她不敢照鏡子,相當自卑。也曾被當面說「你聲音跟臉差很多?要不要回去照鏡子?」在7日,她出席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記者會,在攝影展《看見改變》開展的這一天,魏如萱呼籲大家要接納自己;並讓這些顱顏兒們的成長故事,鼓勵更多的人去真實面對自己,「做自己的太陽,你就能當別人的光」。 -
6旬司機口腔癌復發手術毀容貌 新藥昂貴未能及時使用
癌症新知 / 口腔癌266060歲的謝先生為遊覽車司機,因工作緣故,長期抽菸、嚼食檳榔,2012年時確診口腔癌第2期,陸續接受手術治療,影響顏面外觀,幾年後癌症再度復發,手術後已無法正常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