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攝護腺
-
極端高溫正威脅生育力!不只傷精子 女性卵泡數也下降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276繼男性精子受到高溫傷害獲得證實後,國際研究陸續證實高溫同樣威脅女性生育能力。美國麻州總醫院針對631名女性的10年研究發現,氣溫每上升1°C,卵泡數量就下降1.6%,可見氣候變遷對人類生殖健康的衝擊是全面性的,無論男女都難以倖免。 -
攝護腺癌術後中醫助氣血調理 中醫師推薦2穴位、2茶飲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6577當男性罹患攝護腺癌並接受手術治療後,儘管疾病本身獲得控制,但術後的康復過程依舊充滿了多重挑戰。包括傷口癒合期的不適、骨盆腔及周邊組織的腫脹、排尿困難、下腹或會陰部不適,以及部分患者會出現性功能下降與情緒波動等。西醫的術後治療與追蹤,對病情控制與復發預防至關重要,但在恢復體力、改善生活品質上,中醫可以發揮輔助的角色。 -
全球暖化新危機!高溫讓睪丸無法運作 精蟲生成效率低
兩性關係 / 男人幫7003全球暖化日益加劇,持續的高溫不僅讓人熱中暑,還可能導致男性生殖系統「全面當機」!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謝昆霖與醫學研究部腦心血管研究室教授張菁萍共同合作,透過動物實驗證實,長期處於高溫環境或從事高強度產熱活動,可能導致睪丸無法有效散熱,進而影響荷爾蒙系統以及相關生殖組織,造成精蟲品質與數量急劇下降,甚至引發性功能障礙。而這可能成為高溫氣候變遷下所帶來卻又被忽視的生育危機。 -
健保擴大給付3癌症標靶用藥! 精準治療有助抗癌延命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12002精準抗癌再進化,助攻「健康台灣」!今年6月起,衛生福利部健康保險署正式擴大給付PARP抑制劑於卵巢癌、乳癌及攝護腺癌,落實「基因檢測-精準用藥」的抗癌政策。對此,台灣癌症基金會攜手台灣婦癌醫學會、中華民國婦癌醫學會、台灣乳房醫學會與台灣泌尿科醫學會,肯定健保署精進癌症治療策略,並表示這不只是達成與國際接軌的新里程,更有助關鍵時刻讓癌友們用上對的藥。 -
突破晚期攝護腺癌治療瓶頸! PSMA抗原檢測診療合一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1051574歲的服飾業退休老闆蔡先生,早年健檢發現PSA偏高,誤信只是尋常的發炎,拖了4年,再次因「蛋蛋緊緊的」就醫,檢查已是轉移性攝護腺癌,癌細胞轉移全身,陸續接受手術與荷爾蒙藥物等治療,但治療一段時間後,病症惡化,屬於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幸好後來透過更精準的PSMA正子造影檢查,發現適合接受精準放射標靶治療,第一次治療後便明顯緩解疼痛、精神恢復,不僅重拾日常,更在高爾夫團體賽中奪冠。他以自身經歷呼籲:攝護腺檢查不可忽視,及早發現才能守住健康人生。 -
北市10大死因排名!癌症續居首位 COVID-19退出10大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4672113年臺北市死亡人數計1萬9,734人,較112年減少821人(-4.0%),主要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死亡減少754人(-72.3%)所致。死亡率為每十萬人788.9人,下降34.5人(-4.2%)。排除人口老化因素的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307.4人,下降6.5%。 -
講座報名/熟齡常見眼疾不可不知 守護視力健康這樣做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5053林怡嬋醫師將於7月12日(六)下午,應財團法人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及財團法人武聖關公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之邀,帶來專題講座「看得清、走得穩!眼睛常見疾病與保健」,與民眾分享中年常見眼疾的預防觀念,包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黃斑部水腫、眼中風及白內障等問題。對慢性病積極控制、定期眼底檢查是守護視力的關鍵。 -
講座報名/頻尿夜尿難入眠? 醫揭密熟齡族泌尿大小事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4288黃建榮醫師師將於7月12日(六)下午,應財團法人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及財團法人武聖關公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之邀,帶來專題講座「攝護腺肥大怎麼辦?熟齡泌尿健康全解析」,分享從生活習慣調整到藥物、手術等不同治療方式,協助民眾掌握泌尿健康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