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攝護腺
-
5大癌症早期無症狀發現已晚! 定期篩檢及早揪出病灶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3731統計顯示,2022年全國共有5萬1927人死於癌症,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影像醫學部放射科主任沈彥君指出,如果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癌友平均存活率仍算高,但肺癌、肝癌、攝護腺癌、胰臟癌及卵巢癌在早期幾乎沒有症狀,確診時令人措手不及,民眾應提高警覺,定期接受癌症篩檢。 -
攝護腺癌藥物主成分未溶解出現白顆粒 食藥署啟動回收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928食藥署今(5)日公布藥品回收警訊,美時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艾納脈軟膠囊」40毫克國外發現膠囊內有未溶解的主成分,啟動回收。 -
有效改善攝護腺肥大! 蕁麻根常見功效與副作用大公開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8000蕁麻根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包括鈣、錳、鋅、銅、鎂,以及多種植物性蛋白質,如凝集素、磷脂類、谷甾醇及其衍生物、木質素類(如裂異落葉松脂素)等。 -
癌症死亡時鐘快3秒! 國健署:72萬人未按時程做癌篩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583癌症死亡時鐘向前撥快3秒,象徵每10分7秒就有人死於癌症!衛福部統計處今(12)日發表國人10大死因,其中10大癌症死因的部分,肺癌與肝癌連續43年排名前2名。前列腺癌、胰臟癌、卵巢癌之排名往前,胃癌排名往後。癌症與心臟疾病在死因前在前2名,值得注意的是,癌症死亡數的增加65到74歲較為明顯。 -
最新國人10大死因癌症連41年居首 新冠肺炎排名第3位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0999統計處科長呂淑君表示,111年死亡人數為20萬8,438人,較110年增加2萬4,266人,增加13.2%。增加原因主要受COVID-19疫情及人口老化影響;死亡率(死亡人數除以年中人口數)為每10萬人口893.8人,增加13.9%;以WHO 2000年世界人口結構調整後之標準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443.9人,增加9.5%。 -
快避開高脂肪食物! 研究:採這飲食方法易患攝護腺癌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54近期1項研究發表於《BJU International》(英國泌尿外科醫師協會官方期刊),此研究結果發現富含肉類和奶製品的西方飲食,恐會提高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可說是促進了對飲食與癌症等慢性疾病間的深入研究。 -
酸甜飲料也藏有高鈉危機 醫示警睡前狂喝早上直接臉腫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653鈉含量超標會增加腎臟負擔、增加尿路結石風險、引發水腫、刺激食慾,吃進過多熱量;引發高血壓、中風等心血管疾病;提升失智的機率;骨密度流失,特別是更年期女性髖骨密度的流失。加上如睡前喝太多,隔天早上容易臉水腫。 -
40歲以下男性也有勃起功能障礙 低能量體外震波振雄風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519每個成年男人最在乎的不外乎自己的「雄風」,陰莖能不能正常勃起。過去大家多會服用相關藥物,近年有低能量體外震波協助男人重拾性福。 低能量體外震波(Low-intensity 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 LI-ESWT)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治療方式。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張德撝表示,近年來,低能量體外震波在泌尿科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治療範圍包括勃起功能障礙、攝護腺炎、慢性骨盆腔疼痛等多種泌尿系統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