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教養
-
江宏傑高8度音逗女兒 福原愛一旁看傻眼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125為人父母都知道,生養小孩並不難,難的是教育他們。從嗷嗷待哺的嬰兒到蹣跚學步、牙牙學語的幼兒,其成長過程中,父母扮演了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教養者角色。 -
從小建立自我保護觀念 分層教育孩子很重要
醫美減重 / 心靈成長1602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林宜正表示,自我保護與認知概念具有很大的相關性,若是要讓小朋友產生自我保護的意識,必須先讓他們和這個世界建立連結。 -
擁有樂齡生活 老友影響力更勝家人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362研究者以兩項調查結果進行回顧分析,第一項調查從一百多個國家中挑選271,000名15至99歲受試者,了解其有關友誼、家庭、健康、快樂和滿足感的想法,結果發現,認為友情與家人很重要的參與者,較不認為者更快樂、滿足及健康,且友情的影響力隨年齡上升,50、60歲時友情的影響力將達高峰,之後便持續維持。 -
培育幼兒成功未來 掌握7大「QI」關鍵技能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265寶寶85%的腦部發育都在出生後的前3年完成,其中視覺和聽覺從出生起就開始發育;接著是語言發展,大約在頭一年裡建立起來;至於「更高」的認知功能:思考、邏輯和溝通神經元,則在5歲左右建構完成,故把握幼兒5歲前的心智發展,有助孩子未來的成功。 -
健保署推動早療 提供遲緩兒完善照護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339衛福部健保署指出,上續案例都是苗栗大千醫院照護發展延緩兒童的實際經驗。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報告統計,兒童發展遲緩的發生率為6%到8%,估計全台每年約新增1萬名發展遲緩兒童,須透過早期診斷及早期療育,特別是3歲以前的「早療黃金期」,使其和正常兒童一樣發育成長。
-
華人教養專家尹建莉 為焦慮爸媽解答疑難雜症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51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教授洪蘭更大力推薦這本書,她十分贊同尹建莉「順其天性來教養孩子」的理念。洪蘭教授說,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從實驗中發現,一個出生才4天的嬰兒放在核磁共振中,掃瞄他的大腦,同時在他耳朵旁邊播放他父母吵架的聲音。他雖然才出生4天,還聽不懂大人的話,但他大腦的恐懼中心就活化起來了。 -
爺爺奶奶疼過頭 金孫普遍少蔬果、運動量不足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216這項調查對象為全台國小1至4年級共1萬8,099位學童的主要照顧者,並比對孩子的飲食習慣以及營養攝取狀況,結果發現,爺奶們太寵孫子了,希望乖孫吃得開心,常準備孩子「喜歡、想要」的食物,卻忽營養品質。 -
虎爸虎媽管教嚴 孩子肥胖機率高三成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298最近有研究顯示,嚴格的虎爸虎媽教養出來的孩子,其肥胖的機率比接受民主式教育的孩子更高,至少多出37%的肥胖機率。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的研究員Lisa Kakinami表示,研究團隊找了37,000名年齡介於0到11歲的孩子進行調查分析,了解他們的父母的管教方式,以及孩子的身高、體重之間的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