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教養
-
每日8幼童成為離婚父母「三明治」婦團曝NG探視行為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299別讓孩子當離異父母的「夾心餅乾」!依據司法院統計,2021(110年)就有2,877個孩子需透過地方法院酌定監護權歸屬,意即平均每天有約8個孩子捲入離婚父母的監護權大戰。 -
孩子如何教養?爸媽壓力大! 和孩子一起運動可解難題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684月4日兒童節是屬於小朋友的節日,在這個歡慶的節日,如何與孩子良性互動,也是許多家長面對的課題。最新調查發現,孩子教養為父母最大壓力來源。 -
良心何在?7大公益團體痛斥假冒詐騙 弱勢救助更艱困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771日前大鎮瀾宮附設鎮瀾兒童家園公益網站,因委託軟網公司遭駭客入侵,捐款人資料外洩,將近有300位捐贈者接到詐騙電話,至少8人受害遭騙90多萬元,今(26)日7個公益團體召開聯合記者會,共同呼籲愛心捐款人,務必留意詐騙訊息,警政署統計1至6月已有11,447件詐騙案,財損高達10幾億。 -
居家辦公、遠距上課宅家抗疫 天天相處增加磨擦吵不停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058根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調查顯示,107至109年民眾尋求心理諮商之首要困擾皆為兩性婚姻關係(28%),可見相愛容易相處難,當夫妻都居家辦公,彼此工作型態、時間和習慣的不同也勢必會形成某些干擾,封閉的空間讓家人只能聚焦在少數的家事分配、孩子教養、生活習慣等歧異以致於放大衝突。以往,吵架的隔天還能各自出門上班,拉出冷靜思考的空間;現在宅在家裡配合抗疫,長時間相處很容易相看兩瞪眼。當衝突摩擦產生,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亦提供【SAFE】守則,讓您及時化解爭執,安全下莊,不要讓疫情考驗愛情。 -
3級警戒延長每天看新聞好焦慮 專家教你找回內在平靜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598另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2020年8月發布的調查,美國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2020年4到6月焦慮和憂鬱症狀的發病率相較於2019年同期增加了許多。該調查對象包括9,896名18歲以上成人,研究者透過《4項病患健康問卷》與《6項事件影響量表》,評估參與者的焦慮症和憂鬱症以及和新冠肺炎大流行有關的創傷和壓力相關疾患症狀。 -
3C「育兒神器」恐助長惡視力 爸媽拿回主控權有妙招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835面對科技產品普及的數位時代,3C螢幕產品成為父母安撫孩子的「育兒神器」,忙碌時面對孩子的要求或吵鬧,不得已提供3C螢幕產品,但您知道嗎? 3C保母正默默侵襲孩子的視力。為使家長不再糾結,國民健康署特別編製《手機還我 孩子不哭》手冊,邀集專家針對家長最常用3C育兒的情境,傳授正確、創意且有效的育兒妙招,幫助現代父母解決苦惱的3C育兒難題,為孩子視力健康把關。 -
婚後致力扮演完美太太終究崩潰 原因從童年逆境說起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226童年逆境是指孩童時期遭遇到心理、生理、社會方面的不利成長因素。國外許多研究發現,在家庭中遭遇肢體暴力、性侵、目睹家暴、遭父母羞辱或忽略等等逆境的孩子,因長期處於負面情緒與壓力中,較難學習如何調節情緒及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成年後得到各種身心疾病的機率也越高。以蔡女士為例,其童年時期遭到父母慣性地貶低、情感忽視,造就成年後容易自卑、過度敏感的個性,只有扮演「完美母親與太太」的角色,才能讓她自覺有存在的價值,但長期的焦慮情緒卻也造成先生與兒子的負擔,更開始阻礙兒子發展青少年應有的獨立性。 -
孩子有過動症不必慌張 藥物治療配合生活輔導能改善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966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精神醫學部王彥欽醫師說明,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以下簡稱ADHD)是指大腦中包含前額葉在內等掌管注意力、控制與計畫的腦區發展異常的疾病,目前沒有文獻資料顯示家長的教養方式會導致ADHD,但家庭與學校的介入可能影響日後症狀的嚴重程度及其他情緒、行為問題。